#那些日子
相信每个人都有不堪回首的那些日子,我的曾经也很难熬,如今一路走过来,不能说很好,但至少有地方住也有个温饱。
记得那是20年前的一天,我在上海参加一个面试,是那种如果面试不上可能就打算回老家的那种。当时的浦东陆家嘴,金茂大厦已经成为新的地标建筑,东方路也已经逐渐兴起,只是我想起郑智化《水手》里的歌词:都市的柏油路太硬,踩不出足迹。面对高楼大厦,心里本来想的是美好,如果跟自己都没有一毛钱关系,那心里就充满了恐慌与不安。
还好,面试顺利,福建的一家企业录用了我,让我回去准备行李,因为可以入住写字楼附近的潍坊新村。这让我高兴之余,开始犯难了,因为我身上盘缠已经所剩无几,于是,我花了最后的两个硬币搭上了开往花木的一辆公交车,那里是我表哥的租住地,我准备求助于他。
到了目的地,我傻眼了,因为那里已经换了租客,我表哥已经搬走。我有些失望,赶忙给表哥打了电话,没人接听。大概过了半个钟头,他才反打过来,了解我的情况后,他让我等一等他,他说他走过来需要点时间。后来,我才知道他搬到离龙阳路地铁站附近的这个花木基地住了,走过来有20分钟的路程。听他说过来,我内心变得有了希望。
11月的上海,秋风萧瑟,树叶昏黄,正如我的心惆怅而彷徨。赵雷在《成都》里唱着:分别总是在九月,回忆是思念的愁。我在11月深秋的上海街头,满脸挂着沧桑,这是忧愁,更是犯难无助的悲伤。
终于等到表哥来了,感觉这一等好像过去了几个春秋,流逝了几个年头,没钱的日子确实没有盼头!表哥说,他也口袋紧张,只能临时借我200块钱,如果不够,让我再想想别的办法。我接过这200块钱,这犹如续命的钱,虽然不多,但足够点亮我那渺小的希望之光了。我答应表哥,等发了工资就还他。他说那倒不急,只是确实借不了我太多。谢过表哥后,我踏上了新的征途,有种辞别故友骑上快马,扬长而去的感觉,当然,内心多了莫名的悲凉与无奈。
我这半辈子,借过很多人的钱,少则两三百,多则上千块。然后,也往外借过别人钱,数额多少也不等。相对于借钱给别人,我更介怀于向人借钱,那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滋味让人着实不好受。
人生恰似一条河,钱财就是那河里流动的水,如果干了,生活将难以为继。
昨天在Soul广场里刷到一条瞬间内容,女主在诉说自己的离婚经历,她之前总埋怨一心只想挣钱的老公对她不够细心,连帮她拿个快递的小事都能忘记。后来,这样的小事积累多了,她提出离婚,说真受不了寡淡的婚姻生活。离婚后,她也谈过几个男朋友,但总觉得没一个能比得上她前夫的。另外,自从离婚后,她发现自己的生活也变得大不如前了,之前无论是房贷、车贷、家里的花销等等开支,老公都一手包揽,而离婚后,她每回要小孩的花销都需要发票才肯给她。以前那么一个大方的人,现在变得这么小气了。相比小气的这一举动,她倒是听说前夫现在的事业越搞越大。这么一来,她就有些后悔了,她想着要跟前夫复婚了。
她这一条瞬间动态一经发出,马上迎来大家的激烈点评,普遍都认为她一个少奶奶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矫情玩过火!不会知足最终自食其果了!等等。
我关心的倒是女主的经济状况以及她的谋生能力,因为在前一段婚姻当中,她充当了一位全职的家庭主妇角色,没有外出工作,也有很多年没接触社会职场,她如今因离婚而突然转向社会,有能力接受社会的考验和洗礼吗?我不得而知。
作为婚内人士,我更愿意扪心自问:假设我们有一天也走向离婚这条路,那离婚后,我会活得更好吗?离婚对于我是正加分还是负减分?我拿得起放得下吗?
还是那句话:手里有粮心中不慌。钱不是万能,没有钱就万万不能。而掌握赚钱的能力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生活技能!这无论是你,还是我,或是TA,都一视同仁。
评论:
0°度沸水: 活着第一,挣钱第二,其他的都得往后排,什么亲情,爱情,没钱你就什么都不是,落魄的时候就连呼吸都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