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和荷西不但国籍不相同,个性也不相同,将来婚后可能会吵架甚至于打架可他们还是结了婚,荷西是这样说的:“我知道你性情不好,心地却是很好的,吵架打架都可能发生,不过我们还是要结婚”。按理说,三毛和荷西并不合适,他们的差异太多了,他们本不该在一起可他们还是结为了伴侣。我想,这大概就是爱情吧。爱情是明知道我们不合,却还是会坚定地选择你,我清清楚楚地知道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相信你的人格,你的品性,我愿意去包容你,愿意与你磨合,愿意与你共度余生。合适,或许不是选择在一起的唯一理由,不合适,也不是选择逃避和放弃的借口。
三毛不愿在婚后失去独立的人格和内心的自由自在化,所以她一再强调,婚后她还是“我行我素”,要不然不结婚。荷西当时对她说:“我就是要你‘你行你素’,失去了你的个性和作风,我何必娶你呢!”。我想,爱是尊重与包容。尊重对方的独立与自由,尊重对方的个性与思想,让对方自由地做自己,而不是一味地让对方顺从自己或顺从对方,不是把爱作为控制对方的手段。有一种爱情,叫做三毛与荷西。
评论:
Souler: 撒哈拉的故事,是我觉得三毛最开心的时光
作者: 从她俏皮可爱的文字应该可以看出来,写作回忆那段时光的时候应该是开心的
盈哥儿: 三毛曾在《流星雨》中这样写过
所以我认为年龄,经济,国籍,甚至于学识都不是择偶的条件,固然对一般人来说这些条件当然都是重要的,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彼此的品格和心灵,这才是我们所要讲求的所谓“门当户对”的东西
曾在《万水千山走遍》中这样写道爱,是没有国籍也没有肤色之分的,这份能力来自上天,失了它,我们活着又有什么其他的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