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之众人难晓全真续嗣当否,顺一子所言甚及意也,发聩震聋,未明者休问,审下文以自明!
“全真烧香、拜神、念经、受戒,仅修未来福德而已。欲求长生,不得明师指点,万无成功之理。平居暇日,阅看几种丹书,记忆许多词句,竟在人前颠倒是非,卖弄我是正道。究其实际,真实口诀未曾前闻。而初学者极易受其欺骗,且又深信不疑。
我之身体发肤,皆受之父母,而能得孝于其亲,即所以报本也。奉养无亏,不违教训,显扬继述,慎终追远,此为孝也。谁之父母,莫不欲其子续宗嗣、按香烟、代代相传。诅料汝之知识薄弱,而竟别父母,抛妻子,未曾留后,孤意而行。在彼时胡不反躬自问,与我有何冤仇,令我断子绝孙,偶一念及,能不发愧?殆亦不思之甚也!
《慧命经》曰:‘昔曰如来佛往山修道之时,夫人曰,你去,我日后何靠?如来回头指之曰,日后你生一子。后果生一子。又,鸠罗摩乃西天十九祖,中华国王请至此邦说法。后对王曰,臣僧欲生子。王果与他宫女,众僧皆不悦。
鸠罗摩知其情,谓王曰,以针供众僧。众僧不敢食,鸠罗摩独食一钵。此时说法曰:食得针,娶得亲;食不得针,娶不得亲。次日,其计从诸毛孔而出,后果生子,此为性命双修之直道。太上老君之子名宗,为魏国宰相。是佛老二教主不断绝后嗣之明证。
清光绪二十一年三月十三日,余在金山寺辛遇了然、了空禅师,致心苦求,传我至道,决破周身关窍。三日夜,授余全诀。拜别之际,师曰:‘子年三十五岁,无有后裔,留下子孙,再用大功不迟。不可将精气受伤,精气神足,如用大功,立可成也。’乃知此是性命双修金丹大道,并非绝嗣断后之道,须知太上、释迦皆有子耳。
有志修道者,宜审自己所处之境遇若问,如果境遇佳善,心内杂念有限,不致被俗务羁身,无须弃家修道。苟能内外两忘,洗心涤虑,则三年九载,可以立证金仙,何妨在市、居朝、在家、出家之人?
或多因感受刺激,或因审势所迫,遂致逃入修行,一时心安。殊不知恩怨各有前因,欠债仍须还债,断非一逃一修可以了事。不如不慌不忙,将各债务逐渐清还,世网许许解脱,俟父母百年之后,再觅静处修炼身心,不被事物沾染。此意不被情欲牵动,心意常定,然后在世混俗、和光同生,尤觉尽美尽善。俟家内各事料理停当,再入山修炼过大关撒手之法,未尝不可。
现今世态变迁,人心难测,旁门邪说流行。若出家,如在家。迫于生活困难,假道欺人者甚众,幸勿为其所欺!”

评论:
辰熙.: 于真修行来讲,在家出家,全凭一心。于时代讲,还是得跟随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