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无限可能发布时间: 2024-09-11 16:23:37 浏览:3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允执厥中 ——《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生活的最高标准,是自然,自然而然。这也是最基本的标准。 自然里面,才有自由,自由里面,才有自在。 自然里面,自有秩序,自有规则。 真正的爱里面,自有自律,自有自我要求,自有自我规范。 要警惕亲人之间,由自己惯性(失去觉察)带出来的:逼迫,威胁,恐吓,指责。 不能同其失。 这个“同其失”,就是两个人,心都掉下去了。都陷入悲伤、陷入愤怒、陷入毁灭,陷入忧虑,陷入负向。 反过来,“同于德”,就是看到他闪光的点,正面的点,积极的点。 所以,道德经有段话:“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这个“乐”,就是面对这个事,你的“选择点”所在。 你抱怨,这个“抱怨”就是你的选择点,就是你的“乐”。 你愤怒,这个“愤怒”就是你的选择点,就是你在这个事情的“乐”。 你允许,这个“允许”就是你的选择点,就是你在这个事情的“乐”。 你欣赏,这个“欣赏”就是你的选择点,就是你在这个事情的“乐”。 爱人把我衣服丢出去了,大喊“爬”,这个“丢衣服,让你滚”,就是她的选择点,就是她的“乐”。 选择把被丢的衣服捡起来,重新挂但在柜子里,这个“不对接对方的愤怒点”,进而选择“收捡衣服”就是你的选择点,就是你的“乐”。 看这一系列排比句,这些各自的“选择点”,即各种“乐于”的点。就型塑了种种命运的轨迹。 所以,每个人,自己怎么做选择!? 但是,问题又来了。在你愤怒的时候,你心里,还能升起来“其它可能性”吗? 大部分人的愤怒里面,是100%的愤怒吧,被愤怒填充满了,其他可能性能从心念里面生出来的概率几乎为零。所以心里面几乎不可能生出来这另外的可能性。 所以,就要求我们自己,在平时无事来扰乱的时候,思考思考这些过去的事,能够冷静、理性、全面的看待事情,训练自己看到另一面的能力(一阴一阳之谓道,所有的事,永远有这两面),这就是训练自己的“全面”“全貌”“实相”“真相”的视觉能力。 训练的比较周全,敏感度高的时候,下一次又遇到了“惯性发作”,自己就有可能,可以生出来这新的可能性。 所谓“扼住命运的喉咙”,就是说的这个,就是具备这个能力。 闲时练兵,战时用!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