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麦克雷发布时间: 2023-07-15 17:54:14 浏览:23 次 发布地: 成都市 天气: 晴

        去年开在玉林社区的独立书店市集的确给人很不同的感觉。 首先是在那段特殊的、有些让人惶惶不安的、周遭看似平静内心却总是焦虑的几个月里,能在有氛围的老街区里不伤秩序的网罗起一帮有共同爱好的人闲散地聊天玩耍,这足以称得上是一种伟大成就了,毕竟背后除了组织者的精神层面的那些追求之外,这种成功举办的规模不小的活动是需要强大的执行力的。 其次是选址的优越性,我在来这次活动前,对玉林的印象就和大部分游客想的一样:“好像是那首烂大街的歌曲里面有唱到过的、听起来就像是每个城市都会打造一条的、矫揉造作的、铺着凹凸不平石板路的、点缀着崭新仿古装修风格铺面的、烂俗文艺男男女女喜欢跟风出没的酒吧街”。来了之后才发现完全不是一回事儿,无论是街边随性倚靠在椅子上躺倒悠悠闲闲听着收音机的居民,还是极具设计感的社区文化导览牌,甚至是一张简简单单的给猫猫找主人的广告,都昭示着(或者说炫耀着)这里的独特气质,给人一种“对,我们就是故意要选在这一片搞活动,就是要内味”的暗示。而除了街区的选择,从更大的地理维度看,这里展示的还不止是玉林或者成都的喜好,由于它还引入了重庆的商家,这里的市场品类变得愈发多元。 而后就是管理方的人性化设计(或者说友好、热情待客的态度),不同于常见的由城市商业综合体举办的市集活动,这里的主导者是以成都商报下辖社区活动新媒体为代表的既有体制内色彩又有市场化运作调调的特殊组织。我觉得这使得活动的举办能够兼顾公益性和灵活度,不会过分追求摊位利润的最大化(它甚至给参与者无门槛发放购物券以鼓励参与集市购买行为),也不会囿于庞大系统内相互掣肘而导致的低下效率(活动的前期宣传我基本上是在各大民间渠道而非官媒看见的)。 如果说我以前在认知上有一种成见,即“成都吸引人,主要是靠炒作营销”的话,那么这次活动给了我极大的观念转变,我现在更倾向于认为成都在文化方面是有特殊而强大的软实力了。#成都









评论:
Souler: 还没读完第一段就不想读了……
作者: 你读不读,关我屁事[傻笑]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