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和现在和“逗”不同。比如“大指抑上,豆许,即蹙。大指三上,豆许。大指蹙上,两豆许。”都和逗的指法不同。大概是现在谱子上某徽、某分的分的意思。
掩:仅有“大指当九徽,掩武,取声”一句。就是现在说的罨字。
曳:无名的曳字,举大指,缩大指,屈无名指之类。都是文法,不是指法
放:大指的放,比如“按武,放”和举大指的举字差不多,不是现在的放合
齐撮:也就是现在的撮。唐宋之前都成为齐撮。现在都改为撮,不用齐字
暗徽:原注:暗徽、逸徽是也。也就是徽外,现在用外字
拍:拍就是杀,即伏
擘:中指勾两弦,发出两声。或用食指抹两弦,发两声。随上文指法方便,古谱有中指擘、食指擘。两声需要有停顿之感。大概是先轻弹然后重弹最好。有全擘、双擘,都是四声。
半:半扶。食指抹两弦,中指勾两弦,都是一声。如果是两声,需要缓弹,不然就过于急促连贯。
全:全扶。中指勾两弦,食指抹两弦,两弦稍微停息,然后勾两弦、抹两弦。一共四声。有急弹的,就是连弹四声。
五度:就是五度蠲。连弹两弦,如一声。分五次作。一共抹、勾、抹、勾、抹五声。前三声应该停顿,后两声应该急连。原注说:先缓后急。
叩:也就是弹。大指扣,食指放,然后食指挑出。

评论:
Souler: 优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