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音乐”的门槛,真的是越来越低了。
可就是这样的歌手,这样的作品,却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成为了“最成功的歌手和最成功的作品”。
当音乐鬼才,变成了音乐鬼“裁”,当“原创歌手”,变成了“搬运歌手”,我们心中最美好的音乐时代,在网络歌曲的攻陷下,早已难寻一片净土。
但这样的抄袭歌曲,却能大爆,背后离不开流量的支撑。
比起歌曲本身,流量好像变成了衡量一切的标准。
还记得看《乐队的夏天》,张亚东无奈地说:“因为资源的配置不公平,给乐队的机会就是太少了,而且每一个平台都是大明星、流量艺人,非常俗。但是这是现实,大家就是要流量、流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