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hrissyTseng发布时间: 2025-03-25 09:48:24 浏览:3 次 发布地: 长沙市 天气: 晴

        最近迷上了心理学 每天早起刷牙化妆的时间刚好拿来听播客 主讲人是北师大心理学博导、教授王芳老师 第一天听 就推翻了我最喜欢的星座和mbti (虽然我对此坚持保留自己的看法 占星在我心中依然占有不可撼动的地位) 并提出了“分类的潜在危害”及“自我标签化” —— “当我们把自己归到某一类中去并且对此深信不疑,以及满足了社会身份需要之后,这个本来希望有助于自我探索、自我了解的框架,就可能变成自我设限的牢笼。我们去发现自己是怎样的人,更重要的意义是去理解它与自己的感受、行为及经历之间的关系,并基于此寻求自我成长,但是如果稳稳贴上了某个标签,更重要的事情就变成了“不断去验证这个标签的正确性”。” 深以为然 随即科普了心理学正统的“红黄蓝”三原标准色 ——“大五人格 big five”也叫“人格五因素模型” 它包含五个基本的人格特质: 外向性、宜人性、尽责性、神经质和开放性 王芳老师从大五人格中五个不同的维度描述每一种特性的意义 目前最有趣的 是今天早上听到的这段 标题就很吸引人——“有责任感的人普遍更长寿?” 1972年 著名的心理学家对孩子们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棉花糖实验” 在实验里 研究人员提出需要中途离开 让孩子们在即时的奖励和延迟满足的更大奖励之间做出选择 可想而知 一部分的孩子选择了延时满足 十几年后 研究证明: 孩童时期延迟满足的能力与未来的积极结果相关——例如更高的学业成绩 更积极的自我评价以及应对压力的能力 (Shoda, 1990; Ayduk, 2000) 这类研究让我们看到了自我控制的益处 已经累了一天还能坚持去健身房撸铁的人 在馋死人的美食当前还能忍住不大快朵颐的人 “我们可以预期 ta在大五人格模型的第四个特质‘尽责性‘上得分会很高” 一个典型高尽责性的人 自律、专注、做事有条理 善于控制冲动 ta会花时间深思熟虑、谨慎地做决策 不喜欢浪费时间无所事事 有目标而且有计划 在计划执行过程中能够自我鞭策 从而坚定不移地追求目标 相反 低尽责性的人更加冲动、意志薄弱 容易各种成瘾 因为难以控制自己 去做那些很有吸引力却未必有长远好处的事情 也就是“成瘾性人格” 继续回到主题 “尽责性人格会更长寿吗?” (Friedman et al., 1993; 1995) 这是一个长达70年的追踪数据 最终数据结论表明 尽责性 与寿命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那些被评价为谨慎、有责任心、可靠的孩子寿命会明显较长 相比于女孩 男孩的效应效果更大 一种合理的解释是: 高尽责性的人会避免让自己身处危险 (包括但不仅限于打架、酗酒等恶习) 童年的人格(这里主要是高尽责性) 会设定一整套成人行为模式 例如避免危险、更好的健康习惯、更积极的压力应对方式等等 是这套行为模式带来了更长的寿命 近来神经心理学研究也发现 尽责性人格罹患老年痴呆的风险也可显著降低 可 世界总是守恒的 有利就会有弊 例如 在一个环境变化非常快且不明确的社会规则里 计划根本赶不上变化 明天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那么“今朝有酒今朝醉”显然比“延迟满足”更有利于生存 最后 作为结尾的补充 是与开头呼应的 “棉花糖实验改良版” (Celeste, Palmeri, & Aslin, 2013) 如果当下环境是不可靠的 孩子们会更多选择现在就吃掉 哪怕不是最爱的食物 而不是延迟满足 说明最佳策略是会随环境发生改变的 以此得出结论: “高尽责性虽然是传统意义上成功的最佳预测指标 但主要是在可预测、有秩序的环境或社会生态中具有适应性 否则可能会令人无所适从” #乱七八糟的碎碎念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