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 无言 吃饭时,同桌有人看到“出生人口持续下降”下有一条自嘲评论“穷人就不配生孩子”时嗤笑说,这人穷志也就短了,连个孩子都不敢生。为此他说了这么一番话: 这句话并不好笑,跟“穷”有关也无关。它其实可看作未来我们必须要面对亟待解决的最大矛盾“贫富差距过大”的一个小开端而已。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晚婚,生孩子也越来越慎重甚至不惜自嘲“穷人不配生孩子”。这些归根结底是因贫富差距过大带来的一种无奈,更是社会结构固化带来的一种无望。 起初所有人都是抱着憧憬激情满满地步入社会,可在经历世事后看到的却是富者越富,穷者越穷,强者越强,弱者越弱这般现实的体现。 为此,近代美国人莫顿提出了冰冷的马太效应。其实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老子便提出了一个相似却更深刻的哲学命题,“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 ,损不足以奉有余。” 即便如此冰冷无奈,大多数人依旧迎着风浪披荆斩棘一路向前,可路尽头那一道道已固化的社会结构让他们无望。 而最重要的也并非这些。而是很多人却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优胜劣汰。如果说努力向上是人之常情,那么向上后的恃强凌弱居高临下便是文明的倒退,恶的开始,是社会结构固化的始作俑者。在如此思想引导下,拥有这样思想的人富时必然会成为贪婪人性的奴隶逐渐利益熏心为富不仁,强时必然成为权力欲望的傀儡逐渐居高临下恃强凌弱。 主席倾其一生都在打倒这些东西,有些富人权者以为是要打倒他们,其实主席是在挽救他们。因为在他们居高时也忘了,历史上这样的人、家族甚至世家层出不穷,最终大势所趋都淹没在了人民愤怒的火海中,连个子孙甚至姓氏都保不住。人性不受制约与牲畜无异甚至“动物哪有人性坏”。所以制约平衡人性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 你看,历史蛮有意思的,教训总是被很快遗忘,昨天那个世家刚灭亡,今天又有人忘乎所以的在重蹈覆辙。所以,如果你是很富有者或强者,你听到这句话时千万别嗤笑,否则下一个可能就是你和你的家族,你的第一反应该是打个冷颤,好好想想曾经有没有为富不仁恃强凌弱,亡羊补牢犹未迟也。如果你只是小富无恶,那么就好好思考这句话所蕴含的未来趋势,好好思考接下来该怎么做,在将来更富有被人性贪婪裹挟时泼一盆冷水冷静一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