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识论之内科方药的功夫
今天说说真正的中医大内科方药的功夫。
现代学院派出身的中医,对于中药的描述和认识停留在一维层面,用的是诸如发汗解表、温补肾阳、清热解毒之类的语言,单味中药纵向认识,不同剂量的作用认识缺失(比如枳壳10g、20g、50g、120g间的区别,黄芪30、90、150g的区别,柴胡1、3、15、30、90的区别等等),横向各中药间的对比认识缺失(比如巴戟天、杜仲炭、鹿角霜、各种附子、葫芦巴等等所谓温肾阳的作用性质的区别)。方剂学是套的成方,再根据学院派辨证论治的模型进行加减。为什么会这样?其中有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而现实也做出了检验的结果,这样的医生,水平都不怎么行。
客观的说,这样的大内科方药认识,连门都没入。
内科方药体系的底蕴是对中医病生理模型的清晰认识,包涵了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脏腑气血模型。在这之上,方剂的底蕴是对中药的清晰认识,认识到什么程度,中药在人身体里的运动是四维过程,在三维的人体空间里,先到哪里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后到哪里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从哪条经脉或者其它通路进到哪里又从哪条经脉出来走向何方,复合上时间的参量便是四维。比如柴胡3g可以从少阳经走到头顶,发挥升提作用,一般只局限于少阳,15g的时候可以阳明少阳一起走,开始有化解气郁的作用,30g开始上下皆到,升降皆有,发挥三阳经宣散的功能,作用层面在气机层面,半夏为之使。厚朴把气机往下推,10g到中脘附近,15g到小腹,30g可到大腿,是对气机整体的影响,生栀子从少阳三焦与胸前的心包外面先升后降……等等等等吧,掌握200种中药到这个层面,内科的方药体系才算初窥门径,才算入了门。
这之上,是用药如用兵的排兵布阵,运动的离入出合,如文章运笔内含起承转合之势,是对正邪敌我双方面的深刻认识,是运筹帷幄的将心之妙,是功夫与火候。掌握常规运战方法,算是登堂入室。
再后期,是四两拨千斤,以蜻蜓点水的力量,点在全局的关键点上,然后造成全局的整体联动,有点类似特种部队作战模式。建立在病生模型与疾病过程中全逻辑链条的深刻清晰的认识上,到这一步,算是炉火纯青。
再后期,突破常规技法与药物,万物皆是药,随用随取,随拨随应,如同“落叶飞花,皆可伤人”,如同老师说的高手的“无法无式”。如此可谓登峰造极,出神入化。
再后面还没有见到,应该就超出俗医范围了。
学了中医这一行,得学点真的。骂人的话不想说了,我知道装睡的人是不容易叫醒的,就写到这儿吧。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
- 故事汇,有关堂姐。 时隔九个月,堂姐突然微信联系我,帮她助力某宝,照
- 哭了一下午了,让我emo一下吧,看了《小小的我》,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
- 什么人容易得暴发性心肌炎 一般情况下,自身免疫力低下、免疫系统被破坏
- 本人:06年出生,身高165cm,浙江杭州人,大专生 学园林设计。我是典型的IN
- 狗
- 你们与罪恶相争,还没有抵挡到流血的地步。你们又忘了那劝你们如同劝儿
- “人千万不要自大狂妄,也千万不要好为人师,因为你不知道,在某种特定
- 这几天一直有朋友找我聊天,生活的不如意,工作的不顺遂,如此种种。 每
- 罐装广场:Round Head|||王懿EAU 他的作品试图表现一种冷静的情感和立体的
- 婚姻的本质其实是价值交换 一段好的婚姻不是你侬我侬,而是彼此都能够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