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饭后,原本是计划独自往南边散散步,顺便看下能不能用路边的树做个前景,拍张夕阳西下的照片。 用的当然是松下GF5和铭匠50mm/F1.2的组合,M系统最大的优势自然是便携,一机三镜一个小挎包就收好了。 但是等效100mm的视角找前景确实有些困难,加之北风突起,大王椰的叶子一直在剧烈摇摆,找了一阵,只留下不满意的图1。 正玩着,一起上课的两位大叔跟了上来,一起唠了唠,在路过过街天桥的时候拍下了图2。 本意是呈现一个多彩斑斓的天桥灯带和落日余晖的对比,但是近几天天色都是灰扑扑的,效果一般般。 图3是顺手拍的大桥援建企业标识。在很多城市,民企身上都不乏争议话题,比如盛隆冶金贵为广西第一大民企,但是在在各种网络平台也会因为生产线一线平均待遇不如同类国企而被扣上“血汗工厂”的帽子。 但其实从地方经济发展的角度,同样规模的民企,对地方经济的带动能力可能十倍于国企。 因为民营企业的上下游配套如何布置、企业税收如何统筹,地方政府是完全有足够的话语权的。 反正国企特别是央企,别说配套产业链,就连生产多少,也只看直接上级,完全不会理会地方政府的;甚至可以通过筹划,把利润都流到总部,工厂所在地只是一个纯粹的生产线,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有限,空有一个漂亮的GDP数字而已。 去年新建的这三座过街天桥,民企大手一挥就捐了。 你要在这个央企遍地的小城市找有些央企给地方建设直接献力的痕迹,还真有点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