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不负春光,向阳生长发布时间: 2024-05-19 00:43:55 浏览:32 次 发布地: 北京市 天气: 晴

        关于火车的记忆~~ 前几个月看了《南来北往》,就想写这篇。正好这两天火车出差,路上随便写写。 印象中第一次坐火车,是5岁那年的一天。爷爷回北京工作,大伯去北京出差,爸爸带着我去车站送他们。我记得在站台上,他们问我想不想一起去北京,我点点头,我爸就抱着我上了车,来了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但现在回想起来,应该是他们有组织有计划的,只不过没有事先告诉我。不然五岁那年在北京的照片中,怎么可能有好几套衣服~~ 80年代的火车,还是烧煤,夏天开着窗,一趟下来脸上一层灰。那会儿车速慢,北京很遥远,得坐很久才能到。但是小孩儿怎么都能睡得着,而且一点都不觉得累。自此开始了我对远方的向往~~ 家里一亲戚在铁路工作,他们家就住在铁路家属院。小时候我很喜欢跟爸爸去他们家,趴在南阳台、北卧室的窗户边,就能看到一列列进站出站的火车缓缓驶过。比起黑乎乎的货车,我还是喜欢看彩色的、干净的客车。最早是绿皮车,后来是橙色的、白色的。羡慕坐在火车里的人,可以跟着火车去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南来北往》这部剧,就充分展现了不同年代中国社会的特点,和改革开放后中国铁路的发展。比如剧里经常有抓小偷的情节,我是有亲身经历的。 十岁那年去黄山,我爸穿了条新裤子,上车后刚把行李放置好,还没开车呢,他就发现裤子口袋处被划了一道口。虽然并没有被偷走钱,但是也很心疼那条新裤子。 十一岁那年从北京回家,夜里停靠了某个大站。就在车缓缓开动的时候,我爸发现放在桌上的包被站台上的人拿走了。好在只是一包吃的,贵重物品我妈放在了中铺。 等到我上大学的时候,京九线已经贯通,从我家到北京只需要11个半小时。夕发朝至,Z字头直达。崭新的车厢,干净明亮;封闭的车窗,不用再担心有人从站台上偷抢。但是,安全干净舒适的同时,似乎又少了很多小时候坐火车的乐趣。 夕发朝至,意味着不能看到一路的风景,也体会不到小时候过长江、过黄河时的那份激动心情。一睁眼已经进入华北平原,冬天就是光秃秃、灰蒙蒙的一片,夏天就是一望无际的杨树。跟南方层峦叠嶂的山川河流相比,北方的景色可谓毫无美感。 直达,意味着中途不停任何站。不再有小时候每停一个站,就要下去走走看看,再赖着我爸买点好吃的(其实多数都很难吃)那种乐趣。 大学四年,每年寒暑假两次火车往返,累并快乐着。就像上学前总想远走高飞,真正离开家了又无比想家。大一大二都是硬座,175的车票,学生票87.5。到大三,我自己挣了钱,才舍得买硬卧。果然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躺着确实比坐一宿舒服! 终于在大四寒假回家的车上,迎来了一场期待已久的美丽邂逅……但故事并不长,结束得也有点匆忙。 大四毕业后,暑假没再回家,直接工作了。之后的很多年里,没再坐过火车,一度还挺怀念。但是在后来为数不多的火车出行中,体验感并不好,包括昨天回京。这些年铁路高速发展,动车也好、高铁也罢,在我看来都差不多。也许我怀念的不再是坐火车,而是儿时的那些记忆。 #火车旅行 #儿时的记忆 #南来北往





评论:
北回归线: 想起绿皮火车,就想起假期回家,厕所都挤满了人[哇]
作者: 南来北往里有那个场景[偷笑]
Souler: 你好,很幸运能在这里和你相遇,非常荣幸能和你相识,要是有打搅之处请多包涵,人生得意须尽欢,没有烦恼,开心过好每一天,幸福永常伴。期待收到你的消息,也希望和你成为朋友,谢谢。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