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巴尔扎克发布时间: 2024-05-13 08:55:31 浏览:7 次 发布地: 上海市 天气: 晴

        从《道德经》的“无为而治”到“人工智能”——从教育谈起 曾几何时,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成了一个风口。包括无人驾驶,元宇宙,脑机接口等技术都用到了许多智能的概念。 我有幸参与了2次上海社区的业委会,做过一次B轮融资的创业经历,包括多年带娃的经验。近期拜读《道德经》后,感触三千多年前的老子在“无为而治”的理念,与现代的科技技术不谋而合。 诚然,一个上海社区需要良性循环需要三驾马车,特别是业委会的努力;一个公司的成熟稳健发展需要一个靠谱ceo的掌舵;一个出色且优秀的孩子需要一对耐心父母的辅助。但有为不如无为,不折腾,人的效力始终存在较大的瓶颈,且也是“自发性驱动力”不足的根源。但人们往往觉得自身力量无穷大,且只发挥了一小部分。其实事实不然。 四十不惑。我开始慢慢相信且讲究“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存在于中国家庭中。 上等的家长,孩子几乎都感觉不到他的存在,因为他只是营造出好的环境; 次一点的家长,会因为带来明显结果改善而被其他家长效仿; 再次一点的家长,孩子都因为严厉的惩罚式管理而害怕他; 而最次的家长,则是因为自己教育不善而不被大家认可。 取自《道德经》一段: 太上,不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美国伟大的心理学家理查德·克罗斯曼有句名言:上乘的宣传,要看起来好像从未宣传过一样。同样老子所谓的“行不言之教”,正是这个道理。 教育,永远是一个作为成年人有趣的话题。 #读书笔记 #读书摘记 #心理学书籍 #书摘 #教育 #道德经 #人生 #SoulReal文学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