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君子山下发布时间: 2025-05-10 10:37:03 浏览:23 次 发布地: 文昌站 天气: 晴

        一定要深度频繁的记录自己 在《思考,快与慢》一书中,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曾提到:人类大多数的日常行为都处于“自动驾驶”状态。大部分人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按部就班地起床、上班、上学,没有目的地刷手机、稀里糊涂地看书学习,甚至娱乐放松,也是深陷在信息茧房里被大数据裹挟着无意识地接收信息…我们每天都在无意识状态下度过,在这种模式中任凭大脑自动驾驶,盲目做决定、反应、情绪波动,而不自知。 而要想打破这种困局,摆脱大脑自动驾驶模式的无意识行为,最快、最简单、最低成本的方法就是去记录,深度高频的记录。 不管备忘录的随手记,还是日常生活的随手拍,甚至就只是对着镜子单纯地录制视频,只要能记录下自己一天中觉得幸福、触动的瞬间,看完电影的感悟,听到新观点的成长,上下班路上遇见的人和事,打卡到好吃的餐馆,哪怕是情绪低落消极时的状态,脑子里一闪而过的灵感和想法,都可以用影像文字的形式去加以记录,只要能坚持下去,你会发现自己成长的速度真的无法估量! 因为在心理学的视角下,记录的本质就是意识的显微镜——它能通过系统的自我觉察,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混沌的心理过程转化成可视化的认知模块。就像一面镜子,帮你照出自己内心深处那不被看见的真实想法、情绪和行为。而这些就像荣格所说:“那些未被记录的意识,终将成为你的命运。” 关于记录,回想过去,你会觉得你的记忆都是模糊的,你会很惆怅,总感觉想不起这些细节,所以从今天开始,用视频,用文字,用照片把一切都给清晰地留下来。若干名以后,回望来时的路,一定会感谢如今用心记录的自己,记录我的生活,记录我所看到的东西。 所以一定要去坚持在日常生活里高频、深度地记录自己,也许会需要投入一些时间和精力,但长期来看却能带来很多隐性价值。比如大脑默认会用模糊的概念处理信息,但记录却能迫使思维具象化,当你尝试用文字去记录描述情绪时,某种程度上也能自我觉察出当前状态下背后的自己,帮助你更好地认识你自己,看清你自己,而这,也是人生重要意义之所在。 #优质瞬间计划













评论:
记忆: 三角粽子好吃……
芳华: [爱心点赞]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