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 齐物论
庄子的齐物论中有一段话,每一次我读到它,只要读一遍,就会停下来感叹一下~
我原以为,是因为我们今天过的日子,就像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一样,才会发出这样灵魂的拷问!但其实可能从我们,大概有了所谓的‘进步’开始,这个问题就已经如影随形了。尽管斗转星移、时代变迁,但这个困扰的稳定性,堪称世间第一。
庄子在文中是借了南郭子綦的嘴巴讲:
‘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
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
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
其所归,可不哀邪!
人谓之不死,奚益!
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
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
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
这段话我以为是,他应该没有特别标准的翻译。因为这样的感受,在我们每个人心中,也在生活的间隙中都是出现过的。
只不过,我们想要把心中的感受表达出来并转化成文字的时候,就没办法那么精准了,只能说个大概。
庄子说: 人呐,一旦出生,神识和躯体结合成我们所谓的独一无二的自己。开始就必然在走向终点的每一步。我们每时每刻与外物纠缠摩擦较量,停不下来,也不知怎样才能停下来。我们每天都忙碌着,灵魂被奴役着,从来没有哪一刻,好像是真的醒过来,去想到,感觉是,可以了!够了!总是完成了这个,又忙着去完成那个。得到了这个,又马上想要得到那个。
身心俱疲,但都无法获得究竟的心安!
我们都很想知道,怎样才可以做到从容而无所待,好悲哀呀!
所以常常会听人感叹说,活着有什么意思啊!我们的心上上下下,随着自己和外界的变化而变化,这是莫大的悲哀了!心随境转吧~
难道人从生下来就是这么的迷茫?
还是只有我这么迷茫?
而有人知道为何生?何为生?生何为呢?
我们常安慰自己,别想那么多啊!活在当下就好!话是这样去说的,但是仔细的思量一下去看~ 当下在哪里呢?你抓得住当下吗?哪一个当下?
没有人真的能教会我们应该如何去生活~
从古至今,圣贤的教诲也一直都在,而且从来都不缺乏去讲解和教授的师者。
可是,思想上得到解脱的人越来越多?
还是带上枷锁的人越来越多呢?
想想问题出哪儿了?
时代虽然一直在改变,但是人性从来就没变过。我们如果不能跳出“我”来看事物,那么问题就一直是问题。跳出了“我”那根本就没有问题了。
如果你问,哎,如何才能跳出“我”?
答案有,且只能在你那里,需得自己去寻它一二了~~~

评论:
葫芦娃: [点赞]
合欢树下: 灵魂拷问和哲学思考是贵族们喜欢做的事情,看来你是颇有贵族气质的人[偷笑]
林乐的野蛮生长(只聊约拍摄影): 我更愿意理解为从有组织的团体行为后,设置的框架及规则让人从自我变的屈从,从而产生标准化偏离的迷茫。那跳脱出来,而重新定义自我标准,会不会便是和解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