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依然爱丽丝》
当记忆慢慢溜走,灵魂也会被抽离。
50岁的爱丽丝是一名语言学教授,她拥有幸福的家庭,成功的事业,可她被确诊了阿尔兹海默症。
电影描绘了爱丽丝从患病早期到表达困难的全过程,期间由最初的震惊、恐惧,再到得知此病遗传特性后的愧疚,最后步入不可避免的的混沌。电影并未具体展现出这种疾病最惨烈的一面,相反的用了很多温馨的画面,平静的笔触,缓缓的描绘出了爱丽丝及其家人所遭遇的这场变故。
没有精妙的镜头语言,也没有煽情的戏剧冲突,电影旨在表达一个人是如何失去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家人又是怎样给予最大的关怀和理解。爱丽丝虽然失去了记忆,可她还能感受到“爱”。当窗外阳光强烈的时候,电影里的空间就会被注满一种毛茸茸的橘黄色调,这大概是爱丽丝对外界仅存的感知,一种混沌的温暖。
爱丽丝是个坚强的人,她要“struggle”,不要“suffering”。利用仅剩的语言学技能,她参加了病患聚会的演讲,既鼓励别人,也激励自己。通过录影的方式,爱丽丝给未来的自己送去了信息,她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表达最后的抗争以及尊严,可她没想到的是,没有灵魂的躯壳,连如此简单的指令也无法完成。
显然,本片不是励志片,因为阿尔兹海默症的最终结局无法改变,如果电影存在目标观众,那只能是病患的家属们。在电影中,“爱”是爱丽丝最后还能感受到的事物(虽然实际情况会更糟),周围的人给予了她最大程度的关爱,所以即便没有了灵魂,她也依然是爱丽丝。
朱丽安·摩尔凭借此片获得当年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