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前行莫停发布时间: 2025-03-18 22:27:52 浏览:3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读书笔记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我总算知道,为什么读这本书总有种说不出的熟悉感,作者期间提到了道德经的道,他说良质与之相同。后来我想到了王阳明,良质和良知一字之差,良知是一种价值判断和道德法则源自内心,不同的文化讲述相同的东西,个人感觉王阳明更胜一筹,复杂的道理简单说,作者却要运用古典和浪漫,形而上学等等名词,绕死我了,王阳明讲的良知是人本身就带有的本能,比如恻隐和羞耻之心我们看到或经历都会有相应的本能反应,理在内,在本心而不在于外界条条框框的约束和规范。心是理的载体,理是心的内容,至于知和行则是,知而不行,则是未知,一语道破。关于本心和私欲看到一个很好的例子,心就像镜子照出世间万物本质,而私欲就像镜子的灰尘,让我们看不清事物本来的样子,本来是写这本书的笔记,居然我让我对心学复习加深理解了。 这本书主要是围绕良质,期间他有一段表达很清晰,古典与浪漫,古典认为世界由一些基本构成理性与法则,浪漫是情感并非事实,更多是感受。他说良质不依赖理性或法则,更依赖直觉和美学。把良质抽离就得到了质朴。任何经由思想所意识到的都是过去,真实存在于看到的刹那,也就是纯粹不加任何思想的修饰。 期间还提到了古希腊关于真理和善的争论,我没看过,但是我的第一感受是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 摘录句子:如果有人对政治或是宗教狂热,那是因为他对这些目标和教义没有完全的信心。

评论:
寻找沈明: [笑倒地]哈哈哈
寻找沈明: 不懂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