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运弓如虹发布时间: 2025-04-17 09:43:55 浏览:1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跟YWS老人有较深的接触和友谊,作为学术界的顶级院士,院士中都要排在前排的,我在他晚年时期接触过几年,曾经每周都有见一次,花一两个小时。因为了解,内心对他的评价是: 洁身自好有余 兼济天下不足 洁身自好能做的很好,已经是非常难得了,但那只是最初级的要求,一个人若要青史留名,还得有第二行。过若干年之后,大家记不得这位名家,也属正常。 毕竟对历史,还没什么贡献。 YWS老人,在80多岁时候,有一次我们去看他,其中一对夫妇,年纪也挺大,也退休了,曾经是某个名校院系的学术委员会主席,但是在老人面前,他们还是晚辈。 老人在我们来之前就说,不要带任何礼物。 但是这两位老师,却还是带着一盒人参之类的东西过来,老人就解释,现在年纪大的人,是不能吃外面人送的东西的,万一吃出了问题,就说不清了,两方都不好。 这两位老师还是磨磨唧唧想送出,老人毕竟是长辈,不给面子就是不给面子,他们还是比较尴尬,礼物收回自己包里了。 我是因为跟老人很熟,投其所好,事先也跟他说好了,我给他带的是毛笔和毛边纸,毛笔是外交部八十年代特制礼品盒装,毛边纸是手工蝉翼还是另外一种,有点儿忘了。 他当时也就同意了,因为当时他没住在家里,环境有点儿偏,这是我们去看望他的一个原因,这些日常工具,他当时正好没有。这就叫因为了解,所以知道怎么投其所好。 不过见面后,他还是没有全收,只取了礼盒中的大楷毛笔,其他型号我就带回来自用。 其实,按照常情常理来讲,人参这种礼物,即使自己不用,也可以收下来,交给家人,他们有事的时候再转送即可,毕竟处在社会上,就有人来人往。 我也曾经做过类似的事,还不止一次是在茶上面,先后有两位,因为之前受过我点儿帮助,要送我白茶,我说,我又不喝茶啊,他们也就顺其自然了。 我跟YWS老人,面相上倒是有些像,当年陪他去医务室拿个东西,工作人员以为我是他孙子。 可能也因此比较投缘,他也曾经在某一阶段对我器重。不过,我内心对他的评价,还是不敢当面说出,因为那个时候,他已经是高龄,说了也无益,老年人万一被我气坏了,可就不好了,对于老年人,还是不能什么都说,投其所好并不是为了献媚,只是曾经的情谊,以及对他身体健康的关照。 后来,我也融通了,别人送的茶,就也收下来了,因为可以转给我父亲喝。但是,我父亲只喝乌龙茶,其他茶,那就只好在交往师友的时候,再送出去。 所以,我父亲的屋子里,专门有一块儿小地方,帮我保存茶叶。 中国人送茶叶,感觉还是很通行,流通货。 老人已经离去有几年了,他的书就放在我桌边儿,作为对自己的提醒,封面是他在五十几岁时候的照片。 他对人类的贡献,也未必有多大。但是,相交认识的一些点滴故事,还是偶尔会浮现出来。 是为记。 #送礼 #茶叶 #坚果 #松子仁 #山核桃 昨天又收到一小盒礼物,又是我不怎么喝的茶品类。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