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自《资治通鉴》谷永全方位数落汉成帝
谷永担任凉州刺史,到京师奏事结束,正想要回到凉州,汉成帝派尚书去询问谷永,有什么想要说的可以经由尚书转告。谷永回答说:"我听闻在天下称王、统治国家的人,忧患在于上有让国家危亡的事情,但是指出拯救危亡的建议却难以上达君王。要是能够很快上达,那么商、周也就不会改姓而轮番兴起,历法也不会有三次改变而变换使用。夏、商即将灭亡,行路之人都十分清楚。但是君主却怡然自得,自认为如同天上永远存在太阳一样,没有谁可以危及他的地位,因此罪恶日益增多但是自己一点也没有觉察到,一直到王位倾覆,还是没有醒悟。《易经》说:'危机出现的时候,有让它转危为安的办法;国家就快要灭亡的时候,有让它能够保全长存的办法。'陛下要是能够宽容地听取下面的意见,不因为言论触及忌讳就加以诛杀,让地位低下如同草芥的臣子也可以在陛下面前言无不尽,那就是群臣最大的心愿,也是国家长久的福气!
"去年九月,有黑龙出现;同月最后一天,发生日食。今年二月己未日夜晚,陨星坠落,同一个月乙酉日,又发生日食。六个月之内,如此大的变异就出现四次,并且两两在同一个月发生。夏商周三代之末,春秋乱世,也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景象。我听闻三代之所以会国家覆灭、宗庙灭亡,都是因为妇人与一群恶人沉湎在酒中;秦王朝之所以仅仅传承二世、经历十六年就覆灭,是因为奉养活着的凰帝实在是太奢靡,安葬死去的凰帝又太丰厚。以上两个方面,陛下兼而有之。还请陛下听我简单讲述其后果:
"建始、河平年间,许氏、班氏十分显贵,权倾朝野,气势直逼四方,对美女宠爱至极,无以复加;现在对后来的美女的宠幸,更是超过之前十倍。废弃先帝的法令法规,听信采用她们的话,不恰当地提拔或贬谪官员,甚至纵容释放依照王法本应处死的人。她们的亲戚也都骄傲蛮横得不可一世,借助天子的威势,横行霸道,干扰国政,负责监察与推举的官员,谁也不敢依照法令行事。她们还利用宫廷中的秘密监狱,肆意设陷阱抓捕人,用棍棒拷问,比炮烙之刑更加惨痛,甚至将人活活打死。国家的法规,变成了为赵、李两家报恩报仇的工具,证据确凿的,所犯的罪反倒被免除;遭到处治惩罚的,反而是那些正直的官员。监狱里关押的大多是无辜的人,对他们进行拷打并威逼胁迫。赵、李二家甚至给人放债,分取利钱以及接受谢礼。活着进入监狱,死后才能离开监狱的人,数不胜数。所以日食才再次发生,以彰显他们的无辜。
"君王首先一定要自绝于上天,之后上天才会致使其灭亡。现在陛下放弃了有着万乘兵车的天子的尊贵身份,爱好平民女子所做的卑贱之事,厌恶高尚美好的尊号,却喜欢匹夫的贱名。推崇并聚合一些轻浮无义的小人,当作私人门客,数次离开守卫森严的皇宫,不顾危险,不论早晚,与众多小人混在一起,如同乌鸦聚集一般,乌七八糟的人都会合在一起,跑到官员百姓家中大吃大喝,穿着与身份不相符的服装坐在一起,沉溺于轻狂的嬉笑,混杂不分,尽力追赶跑闹玩乐。陛下白天黑夜全在路上奔波,让主管门户、负责担任警卫的臣子手拿武器守卫空宫,公卿百官不清楚陛下在哪里,这样的情况,已经存在好多年了。
"君王以百姓为基础,百姓以财产为根本。财源枯竭则下面自然反叛,下面反叛则君王自然就要灭亡。所以圣明的君王爱护培养基础,不敢无穷尽地剥削,驱使百姓要像举办祭祀大典那样慎重。而如今陛下随随便便地夺取百姓的财物,不爱惜民力,听信奸诈之臣的计策,放弃地势高而视野开阔的初陵,改为修建昌陵,工役比楚灵王多百倍,耗费可以和秦始皇骊山墓相比,导致天下疲惫不堪,五年还没有竣工,而又返回修建之前的初陵。百姓的愁怨感动上天,饥馑频频到来,百姓流离失所,四处讨饭,饿死在路上的人数以百万计。国家府库里甚至没有一年的储备,百姓家中没有十天半个月的存粮,上下都如此匮乏,没有办法彼此救济。《诗经》说:'殷商的前车之鉴不远,只要看看夏朝怎样灭亡就知道了。'希望陛下追思夏、商、周、秦失去天下的原因,将它当作镜子来检查自己的行为,要是有不恰当的地方,我就甘愿接受妄言之罪的惩罚!
"汉朝兴起,已经流传九世,一百九十多年,有七位君王继承帝位,他们全都秉承天命顺应正道,遵守先祖的法度,或者让国家中兴,或者让天下大治安稳;到了陛下这里,偏偏背离正道,纵欲贪欢,轻视自己的身份,肆意妄为。正值盛壮之年,没有生下太子的福气,却有着危亡的忧虑。陛下有失君王之道,不符合天意的地方,也实在太多了。作为刘姓后嗣,这样护卫祖先的基业,难道不是负于祖先!如今关系到国家宗庙祸福安危的关键全掌握在陛下手中,要是陛下能够清醒过来,一心返回正道,把过去的错误全都改正,让新的恩德得以彰显,那么巨大的灾异或许可以消除,打算遗弃陛下的天命或许也可以复回,国家、宗庙或许也可得以保全,还望陛下留神反复考虑,好好想想我的话!"
思考:[呲牙笑][呲牙笑]谷永真敢说,只可惜啊,忠言逆耳利于行却难阻人性颓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