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晓梦记发布时间: 2024-03-02 08:54:44 浏览:62 次 发布地: 北京市 天气: 晴

        今天出门办事,打车。 司机是一位年轻人,36岁。黄卷毛,白色涂鸦夹克。聊起来自己的工作,说在日本留学,然后就在日本工作,做地方导游,主要做日本人团队游,做得蛮好。父母不肯去日本,而且百般计策,十八般武艺演技……什么都用上了,他只好回来了。 半年待业中,就开滴滴了。 聊起来关于从前工作的某些情形。 他在日本当地方导游,经常会收到几百几千的笑费,都是自己乐呵呵收下的,自己的服务好,对方认可自己的服务。 那有一次游客,一下给了数额十几碗笑费。被他婉拒了,理由是心领了,但这么多,有点无法接受。 我自然接过话来,从心理学角度看。 完全接纳自己,同时也是接纳他人的善意。 原则,就是符合你自己的认知水平,愉悦的是自己。 你拒收了,理由有很多。 实际上,是你拒绝了对方的善意。善意的表达,无论是精神上或者物质上,都是价值等同,无差别的。 你的认知里,到不了这一点。 你对精神上的善意认同可以接受,涉及到物质上,你内心无法接受,表现就是“你无法接受这么大的善意”“十几碗”。 一个是你的认知问题,还有一个就是你的自我藩篱,你觉得自己不值得,你的服务或者说你带给对方的贴心的愉悦感,并不值这个价值。所以,你只有拒绝才安心。 只有有一天,或者你的认知到了,能接纳任何情形,就像佛家说的悟了一样; 或者能认同到他人表达的善意与自己提供的服务价值等同。 你才能轻松自由的接过来这十几万笑费。 他非常受震动,然后,不停地问答。 我说这是我最近看书的理解,至于对错,选择什么比较好。还是需要你真正愉悦自己。因为你受到的教育,你的见识,你的念头,都会影响到你的选择。 在你拒收的那个时候,你的选择让你真的快乐。所以,你主动跟我讲这个经历。带着开心。 以后,你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会遇到各种不同的场景。无论怎么选,取悦自己最重要。 不要去纠结,不要代入他人的道德感与评判,不要压制自己内心真正的开心。 事物,没有对与错。 他说,今天就发生了一件事。 上午自己的朋友推荐自己去陪日本朋友,去上海玩。开了个费用。自己本着好友请托,说可以免费,结果朋友非常不高兴,口角了几句。下午说已经找到人陪了。 看起来是自己想帮忙,实际上是拒绝了帮朋友的忙,因为朋友信任自己才找自己的。结果由于自己的固执,是不欢而散。 自己也一直在心里别扭不高兴。 这是作为接受善意一方。 给出善意的人,是内心得到了充分的体验与满足。并愿意正向互动。 除了有善意互动表现以外。 还有一种情况,是觉得服务或体验太好,狂喜,……以至于感到自己根本无法匹配。直接说,就是会在气氛最好的时候,忍不住泛出话语贬低,使对方难堪。将好的关系变成无法再继续下去的状态。然后坦然自得。 这样的人通常喜欢破坏美好感受,无福消受他人的善意。也无法得到愉快的经历。自然也不存在感激之情。 这种过于吝啬者,对他人小气,内心对自己更是无情。充满怨艾之心,始终活在自己的宿命里。 对此,也不必太在意。 车程结束的时候,他表示非常感谢与我的对话。 我也非常感谢这次对话。 一对一的对话,可以使人明晰许多概念,许多可能你知道,但没有形成的具体的体会。 在对话中,自己对这段时间的读书所得,做了某一个方面的总结。 #宿命回响 #你要相信这世界的善意 #真诚 #对话 #做什么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互动 #认知提升 #永远保持可爱又有趣,温柔又正向 #一切皆有因果 #打破舒适圈 #价值交换



评论:
折花相赠 不烦驿使: 送人礼物难,接受别人礼物更难。如果真在一个朋友圈里,也许会理解这个年轻人。 朋友有信,年轻人对待陌生人也以朋友相待了。
作者: 最近思考所得,在关系中的心态就是一种对自己的审视
都市有隙山水之间: 不执我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