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德不到位 连想好好做事都不能 我们经常会在儒家,部分宗教,灵修班,成功学课堂中听到一个概念,即格局。这个词应用在个人行为中就是放弃现货现结的短线操作思维,一切都从长远出发顾大局考虑未来。更有甚是不要计较目前付出的回报,尽可能的把所有事情做好。这个概念对不对,一定程度是对但只能是一定程度。为什么这么说,道德,或者说怎么做更好,大部分人心里是有数的。就拿格局来说,对于一个不至于饿死的人,稍有一点格局的操作不只看待眼前利益确实对自己的后期发展有所帮助。但如果是吃了这顿下顿没指望,那根本也就由不得自己了。只能考虑最眼前的现实。这里切入一个古代的概念,福德。为啥我们要把福和德放在一起。首先,福具象一点就是生活不艰难,顺利。德,可以用刚才咱们强调的那个格局来指代。第二,这俩个字之间能连在一起是因为逻辑关系。事情越从长远出发,各方面都合理必然获得更多。但前提是有资格从长远出发。 这个世界,是客观的是被动的,大多数人都是被动的。我们在强调道德教育时,尤其宋后过于的死板。以至于现代社会的道德观总是从一个行为来直接给人定调,忽略了很多的客观存在的条件。这多少是有一些冒失和傲慢的。 世界是多元的,世界是发展的,世界是动态平衡的。 而且世界是不公平的,把合理的观念不合理的强加于人,如同杀人,好事成坏事。所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 格局,是给人在有选择时的一个选择方向。当对于福还没到那个程度根本没的选的人,并不适用。所以少一分傲慢,多一分理解,少一分教育,多一分领导,少一分忽悠和抱怨,多一分谋划和实干。没人不愿意当好人,条件不允许罢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