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和内啡肽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李瑛医师
如果活着不是为了快乐,那长命百岁又有什么意义?
人生追求快乐的理念是没错的,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快乐也分两种,一种快乐叫快感,比如你吸一支烟、打一把游戏、刷下短视频,获得的是快感,另一种快乐叫成就感、幸福感,比如你看一本书、登一座山,考上大学,完成了一个项目,获得的是成就感和幸福感。
这些活动都能给你带来快乐,但他们背后的生理机制,给你带来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却是不同的。
第一,快感和多巴胺之间的关系。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它将兴奋的信息传递,和上瘾有关系。
阿尔维德、卡尔森等三人研究了多巴胺而获得了诺贝尔奖,使用经典的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实验给猴子喝糖水。给他喝糖水之前的前一秒钟,给他放一个音乐让他听,提示猴子,那么猴子习惯了这一系列的关联之后呢?他一听到音乐,他就期待要有糖水来了,而多巴胺的细胞呢,就开始活动了,变成了听到音乐他就分泌多巴胺,那这一提示呢,就预示着未来有一个奖励就是糖水啊,然而呢,它实际你真正把糖水给他之后呢,多巴胺就不再增强了,所以说糖水的奖励猴子已经预测到了。
当我们的手指触到这个短视频,触到这个屏幕的时候,点的时候呢,我们就期待下条视频会更精彩,此时多巴胺就分泌增多了,然而下一条视频确实更精彩,给你带来了奖赏,让你期待下一条更加的精彩啊。这种条件反射呢,就是多巴胺的条件反射奖赏机制,它会让你欲罢不能,让你上瘾,根本停不下来啊,手机上瘾,这种多巴胺带来的快乐是真正的快乐吗?并不是的,它其实是一种奖赏,对奖赏的无休止渴望,我们不惜透支自己。
这种多巴胺见造的奖赏机制有两个弊端,一个就是成瘾。成瘾的定义就是指重复性的强迫行为,即使这些行为已经知道可能会造成不良的后果的情况下,仍然呢被持续的重复。另一个弊端呢,就是奖赏的阈值会越来越高,比如刚开始吸烟的人一天五支,后面不过瘾,十支20支甚至更多。一开始我们接触短视频的时候,觉得很刺激很好玩,那后来,口味变的越来越重了,阈值被提高了,一遍一遍刷的过程当中,我们真的开心吗?显然不是的,我们是在寻求奖赏,我们只是被兴奋着的奖赏系统所奴役驱使。
然而当你抽完了一天的烟,冷静下来又会担心自己的健康状况,当你深夜刷完短视频啊,打了一整天的游戏,该睡觉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哎呀,我浪费了一整天的时间而深深的陷入到焦虑和自责当中,这种短暂的自我消耗的廉价的快乐,显然不是我们人生所追求的快乐。
而另一种快乐呢?我们把它叫做成就感、幸福感,和内啡肽有关系。内啡肽呢是一种内生性的类马啡的生物化学物质,合成激素。
诺贝尔奖获得者罗杰吉尔曼发现,人体产生内啡肽最多的区域和内菲肽受体最集中的区域,是和人体的学习记忆相关的,以此类推,内啡肽可以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加深记忆,能够调整不良的情绪,调整运动内分泌系统,提高免疫力,缓解疼痛。内啡肽激发下人能够顺利进入梦境,消除失眠症,并使人的身心呢处于一种愉悦的状态,让免疫系统的失力得以强化。内啡肽可以对抗疼痛,振奋精神,缓解抑郁,还能让我们创造力勃发,提高工作效率等等,充满爱心、光明感,积极向上,所以内啡肽又叫做快乐荷尔蒙,能够帮助人们持久保持快乐状态。
跑步、爬山、打太极拳等运动可以提高内啡肽的分泌含量。读书、学习、冥想、静坐、瑜伽等修行也可以提高内啡肽的分泌量。内啡肽的产生需要付出努力、心血和汗水的。
寒窗12年的学子考上理想的大学,接到通知书的那一刻,辛苦的农民工作了一年,看到农田里硕果累累丰收时的景象,历经磨难久别重逢的情侣,当见到心爱的人的那一刻。内啡肽的产生是体力、精神双重努力的结果,他给我们带来的是幸福感和成就感。
总之,多巴胺带来的快乐呢,是短暂的,获取同样的快感会越来越困难,而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极易透支自己。内啡肽的带来的幸福感呢,是更加的长久的,但他获得呢,相对更困难。长久的愉悦需要持续的进步,短暂的一生中,我们追求快乐的人生道路上,需要多巴胺来调节乏味的生活,但是请记住,适可而止,不要上瘾。我们更需要内啡肽来产生持久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所以回到开头,如果活着不是为了快乐,那长命百岁又有什么意义?你找到自己的快乐了吗?
一路走来,我见到了太多不开心、不快乐的朋友,看到他们深陷人生的泥潭,苦苦地挣扎。我很想帮帮他们,但不知道该怎么做,今天我看到了李瑛医师的这段视频,觉得讲得很好,很喜欢,就把文字也整理了出来,跟视频一起转发在瞬间里了,希望能对大家有一些帮助!还有那些天天玩手机、玩游戏,不想学习的孩子们,也可以看看哦!
评论:
作者: 因为在soul上发的视频不能超过5分钟,所以我把前后各剪去了一小段。不过不必担心,剪去的部分,可以从文中看到的。
断!舍!离。: [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非常棒的内容!夫兰!
只是很多人只注重短暂的精神愉悦。从而放弃了通过长久努力换来的幸福感!好文案!!!!!
醍醐灌顶之感!
作者: 谢谢宝玉的赞美与鼓励,我们一起加油![绿茶][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