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来信📨》
这两天折腾病了,发烧。索性把工作推给同事,带着实习生慢悠悠地四处晃荡。
和实习生聊起“情同父女”的缘由,我俩总结:
1.手机不坏就不换,能用就用。
2.从不参加大规模的同学聚会。
3.除非是很重要的关系,否则不出席婚礼、不随份子。必须要出席的,只送精心挑选的礼品、不送钱。
4.随手关灯。
5.很难被他人影响,爱谁谁。
6.熟知日常生活用品的价格,会适时囤货,所以家里永远不会存在日用品断档的情况。
7.不看直播、不在直播间买东西,且非常不理解在直播间购物的行为。
8.不刷短视频。
9.衣服永远只买大众款,舒适为主。
10.节假日,能不出门就不出门。
11.对“朋友”的门槛极高。认识的人不少,但真正的“朋友”只有那几位。
12.“喜旧厌新”,尤其是感情。很怕重新建立新的情感通道,一劳永逸最好。
13.不喝奶茶、不吃榴莲。
14.轻洁癖。
15.反感烟酒气。
16.几乎不吃外卖。如果吃,大概率是麦当劳。如果是麦当劳,大概率是板烧鸡腿堡。
17.与人相处,三观一定大于五官。并且坚持认为“身高”是最没意义的条件之一,完全不理解拿身高当重要优势的逻辑。
还有很多相像的地方,懒得记录了。实习生说:“师父,别找了,再找下去我真得问问我妈当年的事情了……”。






评论:
不吃猫粮的喵: 12条一致[呲牙笑]
素质不详的佐伊: 哈哈哈哈哈
灰色的年龄: 写的真好,好奇的是这些与楼主年龄不相符的处事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