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1809年2月3 日,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出生。 对于交响乐——尤其是古典交响乐,大多数中国人并不怎么感冒。对西方著名作曲家、音乐家,唯一熟悉点的大约也就是贝多芬。所谓的熟悉,也多半缘于《月光曲》那篇课文。 交响乐在中国缺乏文化土壤,是由于它不像丝竹管弦那样,能恰到好处的拨动中国人的那根心弦。 所以在交响乐世界,门德尔松这个神一样的存在不为大家熟悉实属自然。但是不熟悉门德尔松的人对《婚礼进行曲》却未必陌生——对了,就是那首披着白色婚纱走向十字架的礼堂音乐,很多女生都无比向往的一幕。这就是门德尔松众多传世经典之一。 对于熟悉和喜欢交响乐的人来说,其音乐藏品中一定不会落下门德尔松。因为他的音乐天才真不是吹的: 9岁开始公开演奏; 10岁时就为《诗篇19》谱曲; 12岁已写出他的第一首钢琴四重奏(OP.1); 14岁组织自己的私人乐队; 16岁发表第一首片表作《弦乐八重奏》; 17岁时完成了《仲夏夜之梦》序曲; 20岁时指挥巴赫的《马太受难曲》引起轰动而成为闻名遐迩的指挥家。为巴赫的作品得以复生作出了重要贡献; 1830在罗马与著名音乐家柏辽兹邂逅并展开合作; 1831在巴黎那里与李斯特和肖邦相遇并合作; 1833年完成经典名作《意大利交响曲》并在杜塞尔多夫就任音乐总监; 1842年与舒曼等人一起创办莱比锡音乐学院; 1846年的伯明翰音乐节上指挥他的清唱剧《以利亚》,取得辉煌成功; 1847年去世,享年38岁9个月1天——真正短暂而辉煌的一生
评论:
荒唐词阙: 这算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