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arvanz发布时间: 2023-12-08 00:17:08 浏览:0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哲学的意义在于思和言,批和解。海德格尔走到了哲学的边缘,近佛近道。他批判黑格尔之“精神实体”之弊端,其实是因为黑格尔对形而上的思与言的执着,黑格尔不得不思、不得不说,否则就不成其哲学。黑格尔把关于形而上的,能说能思的都归拢到他的哲学理论中去了。这是一种理论尝试,这就是执着。其实可以在佛法修行次第中看见类似的对念头,“我”执批判!另外,后人说黑格尔做了形而上学的集大成,这话可以这么说。但形而上的东西,正如人人皆具佛性,不可思不可议。但为什么叫“形而上~学”呢?多了个“学”字,这就是关于“形而上”的学问知识(思和议)念头、执着! 然而,我不认为苏格拉底的“辩证法”教给人们的只是知识和学问!他说“他不知道”这才是重点!如果苏格拉底能活着见到黑格尔,一定会对他说:“你小子很会做学问呀,把我不知道的“形而上”整成了学问和理论了!世人都说你小子继承我的衣钵,把我的哲学(或叫方法:恰如禅宗里得道的师父,只用棍棒敲打起念执的小沙弥)给集大成了!这是一派胡言!世人在这件事上根本不懂我。我根本没整什么形而上~学!” 其实关于这个苏黑二人之间可能争论场面,用东方圣人老子的一句话,可以注解:为学日益(增),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无为!为学这件事儿,就是哲学家爱干的事。但为什么东方的佛儒道也叫东哲呢?其实,这种叫法是不准确的,东哲不是哲,就像苏格拉底严格意义也不是哲学家。他们都是圣人,他们身上的佛性光芒远超过他们的所谓学问。正如佛陀对公众说法几十年,竞未曾说过一字! 后来者,海德格尔以其东方禅宗的视角,回归了关于形而上的不能说之说。 海德格尔翻译《道德经》三年虽然没有成功,但他说过:“只有西方-欧洲哲学——没有别的哲学,既没有中国哲学也没有印度哲学。”(什么叫思想?)海德格尔认为在东方有比哲学更伟大的思想。也就是“道”,上帝一样的存在之“神性”。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