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九十五岁,因为yq很久没有跟子子孙孙们见面了。老小孩,还真的玩起了小孩的鬼点子——装病住了院。在医院住了几天,发现大伙还是只能视频而已,又嚷着出院回家了。儿孙们除了心酸,只有无奈。
我们的文化背景下的祖祖辈辈,习惯了家族/集体生活的观念,以儿孙绕膝为福气,害怕孤独终老,说白了就是一种分离焦虑,缺乏情感独立的能力。
年纪渐长,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需要面对父母的分离焦虑了。
被“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观念“绑架”着,开始要抉择是继续留在异乡为梦想打拼、还是回到家乡孝顺父母。何种选择没有对错,只是每个人的价值排序不同而已。
若是暂时无法选择归乡,要说培养父母独立为时已晚,现在能做的是尽力地引导,同时做出必要的妥协。给他们的关爱找一个去处,一个爱好、一个宠物、一个兴趣团体,一个希冀,情感找到寄托,孤独感就会减弱甚至消失。
另一方面,把观念摆正,也能避免以后给儿孙带来困扰——“养儿防老”终究不是正确的生育观。我不喜欢唱什么“生儿养女一辈子”,孩子只是我人生一小部分而已。孩子若远游了,只要知道他安好便可,孩子若住在附近,也不需要日日相见。长大了,就是脱了壳的豆子,不必要再赖在豆荚边了呀。
评论:
👣慢慢の♛€^O^: 一开始就要想好
学做一海水,你可以做任何事情: 并不是情感不独立,只是因为老了。人需要情感链接,就像需要空气。年轻人有很多链接,年老机体老了对情感更渴望,这是最原始的健康需求,除非反社会人格。
作者: 链接可以但是不一定要依赖子女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