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a̶u̶d̶a̶d̶e̶发布时间: 2019-04-28 21:09:34 浏览:27 次 发布地: 天气: 雨

        其实真的有点失望。 我以为《猫》这种世界闻名的百老汇音乐剧应该是大家都知道的。我记得我小学初中的音乐课老师都讲过,《Memory》也是被收录进课本的名曲。 所以当我抢到票的时候,虽然因为贵而肉痛,但我还是想分享我的期待和喜悦。然而我的激动换来的却是迷茫的疑问和刻意的岔开话题。 我不由想起久石让音乐会上旁边昏睡的大叔和不停刷手机抱怨无聊的阿姨。 我从来没有想过歌剧和音乐会的普及率会有这么低。我并不是说大家都要喜欢和买票去听,只是在我个人看来,这种经久不衰的艺术经典就应该被铭记和传承下去,既然是那么多艺术家呕心沥血创作出来的作品,它们就有被赞颂的理由,就不应该被遗忘。我不希望它们是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最终被掩埋在时间的尘埃里。我们可以不喜爱,但或许可以知道,甚至了解。 就像相声,如果不是因为二爷,可能到现在还停留在零几年小园子只有寥寥数人的时候。我以为侯宝林和马三立等大师早已广为人知,《逗你玩》、《戏剧与方言》等启蒙作品大家应该都听过。但是,我错了。 “虚假繁荣”也并非那么容易实现的。 艺术从来都是面向大众的。只是很多人都将它拒之门外,还要唾弃一句:“什么玩意儿。”#关于艺术



评论:
Sakura: 这个呢,早都习惯了。有什么惋惜的,自己快乐就好,国人的精神世界确实有些匮乏
作者: 但是我还是觉得,艺术扫盲很重要,那些作品,太可惜了
Sakura: 他们感觉不重要啊,我的那些读top学校的伙计一年也不会读一本书。跟教育家庭环境都有关系的。都是个人选择而已啦,也不是多去看几场演出就有文化啦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