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别怕,我在发布时间: 2024-05-17 22:34:42 浏览:5 次 发布地: 温州市 天气: 晴

        用82天重读《道德经》 Day-78,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就好像拉弓射箭,拉得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拉得低了,就把它抬高一点,用力太过,就减少一些,用力不够,则增加一点。 老子这里用张弓射箭来比喻天道的造化。张弓射箭不是乱射一气,而需要调节弓箭位置的高低以及用力的大小,从而实现射中靶心的目的。 而天道的造化更不是漫无目的,比如花开花落,阳光雨露等,并非随心所欲,而是以万物的生生不息为目的。 正因为如此,所以老子又言:“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天之道就是折损有余的,太过的,以弥补不足的,不及的。 因为天之道是要让万物生生不息,而不是某一个,某一类物种的生生不息,所以万物的发展变化都必须符合本来的节度,否则就会自然消亡。 比如花儿盛开之后必定要凋谢,蜡烛明亮之后必定要熄灭,太阳总会落坡,月亮总有圆缺等等,这就是天道的造化,“损有余而补不足”没有谁可以例外。 再比如春夏秋冬的四季更替,风雨雷电的气候变化,以及洪水、干旱、地震、龙卷风、海啸等各种自然现象,这其实都是天道生生不息之造化,是天地实现万物生生不息的一种自我调节。 而从人身来说,喜怒哀乐就像天地的春夏秋冬、风雨雷电,以及洪水、干旱、地震、龙卷风、海啸等自然现象,是本性造化的一种自然现象。 只要我们不去人为的造作它,即不追逐好的感受,不抗拒逃避不好的感受,生生不息的本性造化本来可以开启。 可惜的是,人类因为贪嗔好恶、分别取舍的障碍,而不能觉知内在本性造化的精妙与圆满,所以老子接着又说: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人之道却不是这样,人们往往是以减损不足的,来增加有余的。 因为人们总是喜欢将天道造化所呈现的事物划分为两大类:好的和不好的,能给自己带来好的感受的,就是好的事物,带来不好感受的,就是不好的事物,然后追逐好的,抗拒不好的。 正是因为这种对感受的贪嗔好恶和分别取舍,才导致了人们对物质财富、对名声地位、对情感……等等,一切能带来好感受东西的过度追逐,其目的不过就是为了逃避和抗拒不好的感受,这就是人们为何要“损不足以奉有余”的根本原因所在。 而天道则没有任何的贪嗔好恶、分别取舍,天道造化的唯一目的就是万物的生生不息,所以天道与人道的区别就在于其所瞄准的“靶心”是万物的生生不息,还是个人的贪嗔好恶、分别取舍。 “孰能以有余奉天下?唯有道者。” 这句话是说,有道者因为懂得一切事物皆天道之造化,没有好与不好之分别,所以不会追逐、抓取所谓好的,逃避抗拒所谓不好的,而是听凭天道之自然造化,因此,不造作,无为,臣服于天道之造化就是“以有余奉天下”的意思。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耶。” 正因为如此,所以圣人有所作为而不自恃,有功而不自居,以其不欲而使内在的智慧得以显现。 “为而不恃”,有所作为却并不洋洋自得,不追逐、抓取内心因有所作为而升起的好的感受。 “功成而不处”,建立了功业却并不自居,不被内心的成就感所捆绑。 所以无论是“为而不恃”,还是“功成而不处”,都是指没有个人的贪嗔好恶、分别取舍的意思,即没有私欲的障碍,所以能够让本来俱足的智慧显现出来。“不欲见贤”,拿掉了内心的私欲障碍,让原本的智慧显现的意思。 值得注意的是,老子这里说“不欲”而不是“无欲”,老子并不是要人们无欲无求,因为是人就会有欲望,不同的是圣人从不会被欲望所牵累,不被欲望所掌控。因为圣人懂得观照内心一气,懂得不随内心一气的起伏动荡而作为。 而要做到这一点,对于我们常人来说,靠的不是头脑,而是内心的感觉,感觉内心一气的本来,从而不在其上攀附好与不好的好恶知见,做到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不欲见贤”! 本章老子以人们看得见的张弓射箭作比喻,阐明人道与天道的差别其实就在一个“欲”上,而能做到“不欲”就是叫“无为”,而“无为”则可以“无不为”,因为“不欲”可以“见贤”,可以找回本来俱足的大智慧。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