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部电影《姥姥的外孙》,照例写篇观后感。由于是年中的片子,相信很多人都已经看过了。尽管大过年的,安利这种催泪片不太各时宜,但是过年同样也是全家团聚的日子,推荐亲情片总归也算是应景
老样子,不做任何剧透,只说观感
这是部《李焕英》类的电影,是部值得一看的电影。前期铺垫极长。整部片子两个小时,导演只用了十秒钟,把我从全程平静,枯燥,皱眉瞬间变成了泪流满面,差点得上过度换气综合征。可以说,为了这十秒钟,导演铺垫了一小时五十九分五十秒。好电影就是如此,一个能让人长久记得住镜头就足以封神。
好的生活剧情片通常都是这种节奏,前期枯燥的很,像是是枝裕和的作品,杨德昌的作品,。国内电影也有精品,比如《我们俩》,都是能让人记住一生的。铺垫虽长,但又不可或缺。正所谓“只要前戏做的足,时间长短已经没那么重要了”
生活剧情片之所以会被一些人喜欢,就因为它像极了人生,平平无奇会贯穿一生,而闪光的时刻只有那么一两个瞬间。
回到电影的另一个感悟:现在流行词叫“情绪价值”。我对此是比较嗤之以鼻的,这也可能是职业关系。“不要听他说了什么,而要看他做了什么。”“吹牛B的多的是,能干事的倒没几个”姥姥一次都没对外孙说过:我爱你。而她的爱,却在行动上,早已开始,甚至都在别人难以察觉的地方。
感性的人不太适合看催泪片,看完会严重缺水,不说了,喝水去!
P. S. 1: 感谢发条张推荐的好电影2:这电影看完后,再去看李佳琦,顺眼多了!

评论:
大脸猫: 好就去看看
作者: 好!
文火慢炖☞我的爱需要慢慢练习: 台湾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