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无量光发布时间: 2023-08-27 09:35:29 浏览:16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于是,悉达多常常坐在岸边,抛弃杂念,心无旁骛地倾听流水之声。 然而名妓迦摩罗的突然到来,搅乱了悉达多安宁的内心。 原来,在悉达多不辞而别后,迦摩罗生下了他的孩子小悉达多,从此结束风尘,一心向佛。 前不久,迦摩罗听说佛陀病危,就带着孩子前往朝觐。 谁知,她行至河边,竟意外和悉达多相遇。 只可惜,两人还未交谈几句,迦摩罗便被一条蹿出的毒蛇咬伤。 蛇毒很快发作,迦摩罗艰难地将孩子托付给悉达多后,便永远停止了呼吸。 悉达多凝视着昔日爱人渐渐失去神采的脸,忆起她年轻时候的容颜,顿感世事无常。 哀痛的小悉达多守在母亲身旁,不吃不喝,让人心生怜惜。 悉达多像大多数父母一样,苦口婆心地劝儿子跟着自己修行,可一个从小娇生惯养的孩子,怎会甘心做一辈子撑船摆渡的苦力活。 小悉达多不断吵着离开,而悉达多百般隐忍,舍不得放手。 船夫规劝悉达多,每个人都要独自行过这一生,孩子也有自己的出路要寻。 悉达多不愿听从,执意跟孩子纠缠。 结果,在一次激烈冲突后,孩子逃跑了。 伤心的悉达多,奋力追赶,可走着走着,他忽然回想起当年迫使父亲答应自己出门苦修的情形,和当下何其相似。 人生就像是一个轮回,一切未受尽的苦,未获得的救赎都会重来,苦难从未改变。 心乱如麻的悉达多回到河边,再次聆听那条日夜奔腾的智慧之河。 过去,他总是执意从水中分辨各种声音。 智者的笑,怒者的喊,渴慕者的哀诉,垂死者的呻吟,千万种声音熙熙攘攘,轻而易举就会扰乱他的心绪。 而如今,当他不再执念于一种声音,而是倾听一切时,却发现,所有喜与悲、笑与哀合为一体,构成了一曲动听宏大的交响曲。 悉达多决定不再与命运作对,不再同自己为难。 就如同河水包容万千之音一样,他要学着去包容眼前并不完美的一切。 “我唯一的事,是爱这个世界。不藐视世界,不憎恶世界和自己,怀抱爱,惊叹和敬畏地注视一切存在之物和我自己。” 此刻,悉达多终于找到了寻求半生的顿悟之道。 看到这里,不由想起作家白落梅的一句话: “以清醒自居,以淡然自持,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放下执念,让不舍得,成为舍得; 让不快乐,成为快乐;也让一无所有,成为所有。” 这世间,没有比“繁华落尽走入淡然”更洒脱的态度,也没有比“心若淡然,人则安宁”更清醒的觉知。  真正的成熟,不是与莫测百般抗争,而是以淡然之姿,对来者不拒,对去者不留。 喧嚣与骚动过后,平静与澄澈之中,从心底生长出应对兵荒马乱的柔软和辽阔。 有人说:“在悉达多身上能看到自己,从少年满怀梦想的天真傲慢,到成年后追求名利物欲,再到老年时遍历沧桑后的开悟。这就是普通人的一生。” 滚滚红尘,数不清的人如悉达多一样,或深陷迷途,或坠入欲壑,或战栗痛苦,或奋力超越。 恰如德国诗人诺瓦利斯所说:  “谁不把生命看成一个自我毁灭的幻影,谁就仍然被生命所困。 生命不该是一部赠予我们的小说,而是一部由我们制作的小说。” 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见。 一个人的觉醒,从来不是背离尘世,在臆想世界里沉醉不醒;更不是人云亦云,借他人头脑开悟重生。 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见。 一个人的觉醒,从来不是背离尘世,在臆想世界里沉醉不醒;更不是人云亦云,借他人头脑开悟重生。 而是在这泥泞破碎的人世间,躬身入局,尽情体悟,把每一次精神上的荡涤与锤炼化成蜕变的力量。 而后,像局外人一般,对苦乐坦然,对得失淡然,不喜亦不惧,洒脱又随心。 ——作者丨南风 #文学 #命运 #向死而生









评论:
Souler: 赫尔曼·黑塞 悉达多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