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是木星.
    SpaceX今年最后一发的官方图片 前景是完成发射后着陆返场的重型猎座助推级 背景则又一发猎鹰9号升空入轨的光迹 两者相隔不到3个小时 这么短的时间里背靠背发射 似乎也就是SpaceX做到了 而这样的情况未来还将成为常态 把火箭当成航班来飞 #航空航天 #SpaceX #SoulReal知识 >>阅读更多


用户:Hawk
    星舰又一炮双响 我不懂为啥老有人吹星舰 在我眼里这就是个非常理想化的玩具 放着现在成熟的技术方案不用整酷的但又技术根本做不到硬着头皮上 而且从所给任务目标和我实际观察到的来看欺诈成分很大 说是要到近地轨道,但是只飞了200多km高的亚轨道,叫近地轨道十分勉强只能说确实很近,这里空气阻力很大飞不了多久下坠就是必然,可以免去一次减速点火是真的 载荷仓门确实开了 燃料传输看不到,但是燃料储量的条没变是真的 发动机真空点火是完全没有,姿态发动机点了但是只是喷气没火,那点燃料点火也没啥意义 轨道减速再入更是胡扯,大气层摩擦减速还凑合,那点燃料末端根本不够降速的,所谓溅落一定扎海里而不是轻轻落下然后漂着 助推器也确实直接扎海里了,甚至连末端点火都失败了,姿态控制也一坨,摇来摇去 助推器那个姿态阻力不大减速还是主要得靠发动机点火,但是只要那么一点燃料就不太可能减下来速,姿态都保证不了就更扯了,怀疑因为姿态有问题所以再入烧到发动机了 上面级再入的时候姿态也有问题,中间头朝下转啊啥的很抽象,甚至快要进黑障的时候隔热瓦都没完全朝前,也就是高温等离子体直接烧金属外壳,结果必然是烧穿坠毁,而且上面级那点燃料也远不够减速的,也只能潜水 所以说,这几个所谓的目标完全就是写着玩的,这个火箭造出来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它不可能完成这些,而还写出来就纯纯忽悠观众了 有些人说要收集数据啥的,我只想说现在做的水平还远没达到要发真东西测试的地步,做仿真做得好点都不至于一点都不好,放炮仗纯属商业炒作 #星舰 #SpaceX星舰 #SpaceX #航空航天 #火箭 #火箭发射 #航天 #03 #北京孩子 >>阅读更多


用户:西夜
    前半程还算圆满,最后回收失败,也是推进了一大步。#星舰 #SpaceX #马斯克 >>阅读更多


用户:Persona
    手绘油画作品《SpaceX星舰》#SpaceX #SpaceX星舰 #马斯克 #手绘 #油画 #画画 #绘画 #SoulReal绘画 #Soul星神仙画手们 #Soul线上美术馆 >>阅读更多


用户:尔尔山川
    失败是一种选择,如果事情没有失败,说明你的创新还不够#马斯克#马斯克 #SpaceX#SpaceX #努力#努力的意义 >>阅读更多


用户:严于律己
    万能的AI,请帮我分析一下火箭设计落后背后的深层原因,兔子为何吸引不来全球顶尖的火箭设计工程师,为何表象是一直在追赶,却一直追不上? 是国籍认同感吗? 是价值观不同吗? 是没有那种百人同心的热烈的研究氛围吗?是缺少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吗? ​是什么让成立仅仅10年的商业航天公司一举超越并干翻了全球航天近百年所取得的业绩? 为什么空叉能顺顺利利的让各种资源要素向他集聚并一举获得重大创新? ​科技创新,人才资源是第一生产力,兔子加油吧,打好基础才能更上一层楼 ​17年发布的《基础研究十年行动计划》希望能真正落到实处,把经费向那些急需突破的技术瓶颈集中、向那些兢兢业业干实事的工程师和机构集中,说不定哪天我们就可以实现并跑了! ​宇宙那么大,总有一颗星球会是我们中国人首先踏上去的!(说到此处心情澎湃!) ​关于会是哪个国家首登火星,我只能说,空叉已经遥遥领先,现在24年1月21,就在几天前国内的蓝箭航天刚刚完成了百米高空的回收试验,这个成就相当于是13年空叉的“星虫”高空跳跃实验,也就是现如今星舰的前数十版本,差距可想而知。而空叉又有新动作了,准备在下个月也就是二月份进行星舰的第三次轨道发射实验,已经第三次了啊同志们!心头渐渐涌起了无力追赶、望尘莫及的悲凉感!星舰还在不断完善和进化,最新的猛禽v3发动机推力已经到了269吨!什么概念?假如把220辆家用四轮轿车串成一条直线,最底下的v3发动机能轻易把它们顶上天! 而世界其他各国,面对各自如数家珍的引擎,只能望“火”兴叹…… ​不过其实也不必悲凉和自我否定,其实星舰的发展可以看作是全人类的共同进步,把世界各国看成是一个整体,只要星舰是人类发明出来的,那我们作为地球人自然应该欢呼雀跃难道不是吗 ​好了,纯手打写了那么多,希望大家都能认真阅读,正视差距、奋发图强、有力作为!兔子加油干!!#星舰 #SpaceX #马斯克 >>阅读更多


用户:丁泽宇
    SpaceX果然不负众望,如期兑现星舰第三飞的承诺时间,选在SpaceX公司创立22周年纪念日当天,发射史上最高最强巨箭,上演史诗级的星舰第三飞。勇闯多道关口,任务完成率超过80%,远比首飞第二飞——飞得更高更远更震撼更惊艳。 #X #马斯克 #SpaceX >>阅读更多


用户:MOYAO
    Gateway to Mars! STARSHIP IFT-3 Set out! #SpaceX #星舰 >>阅读更多


用户:ZZZ
    很多人吐槽马斯克有钱了说什么都是对的 但是却忽略了人家背后的努力马斯克真的很会学习 马斯克经常被吐槽为科学怪人,但他的学习能力真的牛 B。他同时管理着七家企业,美国杂志《连线》认为:马斯克一年完成了别人八年的工作量。这都得益于: 1、从不内耗 马斯克很牛的一 地方在于他从不分析对方的动机,不去关注外界对他的评价和看法,只专注于自己的真正需求,先自己积攒力量,才会有余力帮助别人。 2、目标清晰 马斯克曾说过:“我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为了做事而学习。”一艘没有目标的船,任何地方的风都是逆风,心中有目标,生活有奔头,人生有干劲。 3、善于倾听 一个好的倾听者,往往比一个强烈的表达者更能讨人喜欢,学会当一名好的听众,把侃侃而谈的机会让给优质人,他说的越多,反而你能捕捉到的信息就越多。 4、向上社交 “人脉,不是那些能够帮到你的人,而是那些你能帮到的人。”他喜欢和高手过招,不懂就找这个领域的大咖求教,一直向对方提问,直到他了解你所知道的90%。你能创造什么样的价值就会认识什么样的人,不断提升自己才能进入更高端的圈子。 5、80/20法则 在某个事件里,即使一些因素只占20%,实则对结果也会产生80%的影响。 学会抓主线,会筛选,高效分配时间精力,做好那20%真正重要的事。 6、2分钟法则 马斯克说“我始终鼓励大家养成只需要两分钟就能完成的习惯,比如一年读30本书,变成一周读一页,做四天瑜伽,变成拿出瑜伽垫。”因为习惯必须先建立才能改善,正如艾德·拉铁摩尔的名言:“健身房最重的是前门。” 7、海量阅读 他的弟弟曾说:“少年时期的马斯克每天至少读2本不同学科的书籍,他学习东西很快,他经常每天花10小时阅读,平均一个月读60本书籍。” 8、第一性原理 马斯克在造火箭、电池时提出了很多在科学家眼里“不可能”的方案,因为大家以前都是这么做的。敢于提出质疑,只要不是科学原理,所有的一切规则都可以被打破。 9、多生孩子[狗子] 做任何事情,你不能奢望百发百中,这件事不现实。所以,行动力要足,心态要好,要做足充分准备。静下心来,降低预期,去把事情给做好。愿你我共勉,Fighting!#马斯克 #马斯克传 #特斯拉 #SpaceX >>阅读更多


用户:Yoha
    3月14日,马斯克旗下航空航天公司spacex完成了starship(星舰)的第三次发射任务,对于现在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人来说,这是平平无奇的一天,但对于未来的人来说,这一天可能是改变历史的一天。 让我们来看看这次发射的厉害之处: 1.证明火箭推力可达到7000吨以上。之前人类历史上推力最大的火箭是美国制造的土星五号,3000吨推力,载重119吨,而星舰的载重在不可回收状态下是250吨,直接翻倍还多。 2.证明多发并联在超大火箭中可实现。往常的火箭都是3-5个发动机,而星舰的发动机是33个,虽然每个都比较小,但一个坏了,并不影响正常发射和运行,33个也增加了容错率。苏联在冷战时期也试过多发并联的方式,但由于当时算力不足,并不能完全平衡各个发动机的动力和姿态。 3.证明starline(星链)在物理意义黑障中依旧实现了信息传输。在星舰坠入大气层后,温度升高,形成了信息无法传输的黑障,但依靠着星链的强大传输能力,依旧传输了1分多钟的视频信息,可以说这也是一次星链的大型广告。 4.证明星舰在回收方面已经不远。星舰的整体是由B10和S28两部分组成,虽然这次发射这两部分都没实现可回收,但从传统意义上的发射成功来说,已经是一次成功的发射了,因为如果作为一次性火箭,星舰已经入轨了。那后面的回收,以猎鹰9多次回收的经验来说,相信在第四次的发射中,能够实现可回收。 5.证明不锈钢作为航天材料的可行性。虽然这个早已实现,但正是因为这种廉价材料的使用,使得星舰的成本大幅降低,也是星舰作为未来人类进入太空的便捷工具的主要原因。 以上是背景,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1.很牛很牛很牛。3月14日晚上到现在,我一直在看关于星舰的相关报道,虽然之前有关注,但不是很多,但随着越来越深入,我越发想对这个事发表一些看法。人类的发展到一定瓶颈,必然是需要走向外部的,如同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一般,不断向外探索,是人类的天性,也是文明发展的必然。但这个必然是需要有技术支撑的,而马斯克的星舰,就如同哥伦布的帆船,载着人类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可回收、廉价的材料、大载重、低失误,当这些不断形成规模,实现量产,在可预见的未来,也许去外太空就像坐个飞机去国外一样简单,人类文明的种子将在太阳系开枝散叶。 2.社会的变革。类似AI的出现,社会发生了一些变化,可能不多,因为我们没有处在这项变革的漩涡中,至于为什么,我想各位也明白。但这种变化,始终会像击花传鼓一般影响你我的生活,比如一些低端脑力劳动者被替代。星舰的影响也是的,目前看不出,但后面我们需要考虑很多问题。 说几个我想到的,首先是经济,太空相关行业必然成为那时候的热点,各类太空经济会层出不穷,新的经济体系也会不断出现,直接冲击老的体系。 第二个是文化。文化这块浅了说就是出现太空文化,我能想到的就是赛博朋克这种,太空的小说和传记,或者是探险类文化会不断出现。往深了说就是意识形态,会有新的意识形态出现,就像当人类有了飞机一些人就不信上帝一样,那去了太空,他们的意识形态也会改变。 第三个是物种。这个物种还是人,但由于意识形态的变化,甚至说,有些人在外太空出生,他还会觉得和地球人的人是一个物种吗?他是不是对地球人就像我们看猫猫狗狗一样? 3.能源的变革。这点是我今天看到AI算力新闻想到的,目前由于AI算力的增加,对于能源的消耗也在不断增加,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人类去太空,对于能源的需求会更大更迫切,怎样才能获得体积小又安全能量又大的高质量能源,也许会成为下一步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我之前玩过一个游戏,叫《戴森球计划》,是一个生产线游戏,就是你不断采集这个星球上的矿物,比如有Fe、Cu、C、H₂0、H₂SO₄等基础材料,然后用这些材料做低等级的材料,再用低等级的造中等级的,再用中等级的造高等级的,一步一步造最终产物白块。贯穿这个游戏始终的,就是能源问题,我会一直被能源困扰,一开始由于技术低,只能用风能,然后是太阳能、火能、核能,最终使用的是戴森球,就是把整个太阳包起来,完全吸收它的能量。 所以,未来,我们还是用化石燃料,进行烧开水吗?我想应该要换个方式了。 4.我们能做点什么?做点什么呢?努力吧。从国家层面来看,我们是落后的,但也不是很多,目前国内能对标星舰的是长征九火箭,推力是6000吨左右,预计2033年实现。虽然还有9年时间,但也不算很远,希望航天人加油。从个人层面来说,多看新闻,多关注热点,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着巨变,有好的,也有坏的,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不会被淘汰,如果安于现状,就像千寻说的,会被杀掉的! 以上,写于二零二四年三月十七日晚上二十三点五十四分。 #马斯克 #starship #SpaceX #人类文明 >>阅读更多


用户:粗暴且残忍
    #阅读笔记 #書籍 在工作中磨砺自己的意志 在书籍中陶冶自己的情操 我们都在寻找和修习自己的“道” 雷蒙德的这些巨著里能充分感觉他的“道”。 学无先后学无东西。 人类即是地球地理的产物,从人类的起源,人类社会的发展,最终有可能是人类社会的崩溃都离不开地球地理。 个人认为阻止人类社会崩溃和灭亡的只能是奔赴新家园。 无限的扩张才是生物进化的目的。[略略略] 老马加油,SpaceX加油[微笑] #SpaceX >>阅读更多


用户:不要说谎
    准备射向太空[爱心点赞][爱心点赞][爱心点赞][爱心点赞]#SpaceX 发射 >>阅读更多


用户:小南瓜
    #航空航天 #starship reached new heights in monumental test flight but lost on reentry. 2024年3月14日,π日,#SpaceX 创立22周年纪念日,B10超重型#火箭 携手星舰#飞船 S28呼啸升空,开启#星舰 第3次跨大气层轨道测试,首次实现了以下重大进步: 1. B10启动返航点火,不久后由超音速降至跨音速 2. S28进入太空滑行阶段 3. S28开闭有效载荷舱门,预演部署#卫星 动作 4. S28在轨演示推进剂转移 5. S28再入大气层(但因故障难以减速,使得隔热片遭受超预期的考验),通过星链终端稳定传回的箭体画面清晰壮观 虽然B10与S28相继解体,未能实现海上溅落,但无疑这又是一次成功的尝试。我觉得下次星舰就可以带卫星进入轨道了;另外再入回收过程是难点,可以反复用模拟火箭分段单练,而不一定每次都要入轨。祝第4飞早日成功实现!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