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adele
    刚在王耳朵先生那里看到了Mortal, 千寺狐和熊顿,突然发现自己也成了泪点低的人了。 网络上有一个高频词,叫:向死而生。 今日清明,是慎终追远的日子,又何尝不是反思己身的日子。 这短短的一生我们最终都会失去,不妨大胆一些,爱一个人,攀一座山,追一个梦。#向死而生 #海德格尔 >>阅读更多


用户:Zara.S
    “生命中所有曾经有过的灿烂,终究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写道,“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最狂热最坚贞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 发生一件事之后病一场,似乎是证明那件事存在过来着。上周发烧了吃了感冒药,周末好了,果然周一又起来了,今天不仅嗓子疼,还加上头疼和心口疼。想想最近每天工作到十一点回家,未来一段时间这都是常态,所以还是深夜去了急诊,抽血化验,开了头孢,给车加了油回家做家务吃药,觉得自己超酷。今天的分享都是关于路的,自己选的路要勇敢走完呢,是吧。 今天写的句子:你的火车离我好远,晃动的烛火看不清你的方向,我的碎片随着你旋转而去,混着黎明的光消失不见。我明白,睡眠与死亡是缠绕在一起的,那么就用我的白发系着有你的美梦吧,走完这段路我就来啦。#文字 #平凡的一天 (Live) #加西亚马尔克斯 ##海德格尔 >>阅读更多


用户:θαύματα
    如果能像华子请神 海德格尔应该把脑子里断掉的弦像德勒兹讨教一下把它接上 德勒兹的生成之在可比发生事件在语言描述的观感上好太多了#德勒兹 #海德格尔 >>阅读更多


用户:非本体
    早读最清醒##读书 #海德格尔 #形而上学 #读书随笔 #读书随感 >>阅读更多


用户:乌有
    新媒体主要传播的观念之一:就是让你“不盲目从众而提升自我”,如果按照海德格尔所说,回到“此在”便会有种“不在家”的感觉(归属感的远离),那么不细致思考的话这本就是个笑话。因为“不盲目从众而提升自我”本质就依旧是归属沉沦于“大家”(类似:大家都选择个性化,我也选择个性化),而且相比单纯的随大流,甚至加强让你有种“不在家”的空虚感。 #现象学#海德格尔 >>阅读更多


用户:猫猫
    希望你是你所是的存在 #海德格尔 #哲学 >>阅读更多


用户:DAO
    向死而生的意义: 当你无限接近于死亡时,才能深切体会生的意义。——海德格尔 人总归会si去的,想要幸福,就必须有向死而生的勇气。 当你淹没在悲痛的河流之中,即将沉沦的时候,才会明白的幸福的真谛。曾经的美好与快乐,就像电影一样,以每年几十帧的速度,从脑海一一闪过。 虽然他留下的遗物最后都会消失, 都会被清理掉。 但他留下的爱, 相信是无人可独占的遗产。 当我们面对si亡时,去探究si亡的意义,就会站在si亡的角度,会发现生命和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会更加的明悟与清晰。#海德格尔 >>阅读更多


用户: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
    造化是如何赋予我这样的本能的呢? 要把握“存在”就必须给他定性,知道它是什么,不能只知道它的“在”,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它的“样子”,这是把握住它的前提。但是我用什么来规定它呢?我能凭空的把属性加在它身上吗,当然不行,对它定性要有依据,那么依据是什么?依据来自自在之物本身。因为自在之物是个信息体,自在之物不断的发出信息或者我会把它的信息逼出来,我利用它的信息,抓住它的信息,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获取它的信息,我得到了它的信息,这些信息是什么?它的信息进入我的体内,但是仍然是黑暗的,我要对它们进行解码,把它转化成一种我能清晰明白的东西,这就是——“象”。这个“象”是一个分明的、有规定性的、对于我是自明的、在我身体之内的、我能把握的东西,它就是自在之物的代表,我抓住了它就等于抓住了与此对应的自在之物本身。这样我通过自在之物的信息“化”出代表自在之物的“象”,用“象”来代表自在之物、指示自在之物、把握自在之物。 >>阅读更多


用户: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
    诚然,桥是一个独具方式的物;因为它以那种为四重整体提供一个场所的方式聚集着四重整体。但只有那种本身是一个位置(Ort)的东西才能为一个场所设置空间。位置并不是在桥面前现成的。当然啰,在桥出现之前,沿着河流已经有许多能够为某物所占据的地点了。其中有一个地点作为位置而出现,而且是通过桥而出现的。所以说到底,桥并非首先站到某个位置上,相反,从桥本身而来才首先产生了一个位置。桥是一个物,它聚集着四重整体,但它乃是以那种为四重整体提供一个场所的方式聚集着四重整体。根据这个场所,一个空间由之得以被设置起来的那些场地和道路才得到了规定。 >>阅读更多


用户:最喜欢芝士
    睡不着时冒出的想法: 若考虑到尼采个人的生命谱系 「Will to Power」(权力意志)兴许可以在世俗层面被表达为「Will to Be Noticed」:一种意图被捕获于其他意识的欲望,与黑格尔的「Recognition」相连接,在精神分析的语境下即拉康所谓的“人欲望他人的欲望”,而用日常语音表达即意味着被关注、被认可、被爱。 而在本体论的层面上,「Will to Be Noticed」指涉的是事物自身的现象学显现,同时“Be”的被动态要求主体的在场(be noticed by who?),但主体并不因此是事物之显现的Agency,相反它被海德格尔的「Ereignis」所建构(这也是为什么英美哲学界将Ereignis翻译为Appropriation的原因),为此,海氏才称:人(主体),诗意地栖居。如若用德勒兹的术语转述,“be noticed”即意味着「Virtue/real」→「Actual/real」的矢量,一种蕴含着逃逸线的对内在性平面的辖域化(territorialization)。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