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霄汉发布时间: 2022-08-26 15:38:21 浏览:57 次 发布地: 北京市 天气: 晴

        今年是英国作曲家埃尔加诞辰165周年。当然了,这个数字本来也不是很整数,对于热爱周年庆到了走火入魔程度的古典音乐界来说根本不值得一庆,不过借此机会多了解一些他的音乐作品,总不是什么坏事。 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几年前,大大发表过一篇名为《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讲话,其中列举了俄、法、英、德、美等国的文化艺术大师们,其中唯独在介绍英美时没有任何一位作曲家入选,我当时还开玩笑地发朋友圈说,这是官方钦定了英美没有作曲家吗?其实这当然是戏谑之言,也是这个小圈子里许多欧洲大陆本位主义者常见的偏见。早在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就为世界贡献了道兰德,巴洛克时期有珀赛尔,不过直到埃尔加,英国才终于拥有了一位被全世界认可的一流作曲家。 很有意思的是,埃尔加在初露才华时,原本是希望成为一名德国式的交响乐作曲家,他苦学德语,申请到了莱比锡音乐学院的入学许可,却因为家境贫寒,只能在英国本土完成学业。后世的音乐评论家普遍认为,幸亏他没有去德国接受“教条主义”的音乐教育,才使得他的音乐里保留了纯正的英国浪漫主义韵味。 至于这种韵味是什么,我觉得熟悉埃尔加、沃恩·威廉姆斯、布里顿和沃尔顿的音乐的人,不难从中总结出一种共性,这是一种充满着田园风情的清新风气,确实与“教条的”德国音乐有着本质不同。 #英国 #欧洲 #德国 #古典音乐 #独处时的音乐狂欢 #SSR 计划









评论:
Karma: 爱德华•埃尔加 《爱的致意》,一个后世流传,但并未让他因此富有的曲子
Souler: 这个人眼熟,他哪位,也可能我记错了,不是他,是和他相似的人[捂脸哭]
活的可莉可莉: 谢科普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