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这个月又可以改名,不想叫二水了发布时间: 2022-01-28 22:23:22 浏览:6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杂谈偶像》 如果一个所谓的偶像,成天的卖点就是他们的吃喝拉撒,以及裤裆里那些事儿,那么这个“偶像”不能称之为偶像。 我们应该关注的不应单纯只是偶像本身,而是偶像作品提供给人们精神层面的力量。 某些“偶像”的营销团队也发现了这明显的“吃相漏洞”,于是他们强加“偶像”的精神属性,营造出了例如什么练习很努力、感冒破皮了还坚持拍戏之类的佐证,结果闹出了“再不去医院伤口都愈合了”之类的笑话。 什么是精神属性?精神属性蕴含于文艺作品,而不寄托于具体某个人,让观众津津乐道的应是影视作品寄予的寓意,是声乐歌曲演绎的内涵,是体育赛事呈现的面貌,但正如并不必每一粒米饭都要有个性,并不必每个文体作品都需要精神元素,一味强调精神元素,又会将文体作品引入另一个极端,如近些年令人瞌睡不止的春晚小品,精神属性是文体作品的点睛之笔,而不是强硬影音声光的说教。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