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幽兰发布时间: 2022-09-10 09:26:06 浏览:4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电影《妈妈》观感 今早在派对,有一个菜鸟说我昨天的电影观感写的过于潦草。好吧,我承认,因为心情沉重,确实有点。现在再来写点。 电影结尾的时候,我被告知,我居住的小区,有人羊羊羊。我们一行略慌,迅速开车返回(半小时),做核酸,吃饭。奇怪的是大家都没有讨论今天看的电影。 席间,有人说“人生无常”,说起了一个大学同学如何优秀最后英年早逝。另一人打趣“大肠包小肠”。三人淡然一笑。 听着李宗盛的《凡人歌》和郝云《活着》,再想起菜鸟说的《活着》富贵,多年前读的一本书,已经回忆不起他到底惨成什么样了,但是那时候读完内心的压制感和憋屈,还是真真切切,记忆犹新。 人生何其短,何必苦苦恋。及时行乐,活着就好。 扯远了。 影片开头,90+岁的妈妈和70+岁的女儿没有一句台词,交流全靠小小纸条,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位被宠溺的妈妈,总是像小孩儿一样和女儿对着干。显然,母女独居,作为知识分子,他们的物质富足,精神充实,对爱人和父亲的思念是他们唯一的精神寄托。 而后在70+女儿患上了阿兹海默症后,出现幻听,幻视,我们了解到,她终身未婚,只因年幼时,和父亲闹别扭闭门不见,父亲最后落入湖中。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父亲考古专家的身份分析,可能是“革命”时代特有的遭遇,大家可以自行脑补。 女儿教会妈妈烤面包,煎双面蛋,妈妈说,你在,我干嘛要学? 女儿把妈妈送往养老院,妈妈说“我把这理解为遗弃还是??”(一孕傻三年,我忘记这个词了) 女儿“妈妈,都不是,是帮助” 第一次离别,没有拥抱,没有多余的煽情,却赚够了观众的泪水。女儿起身迅速离开,妈妈傲娇看着舞台。而后,女儿的身影消失后,妈妈回头张望,盘错的手指传递着忧虑和害怕。女儿却到了前方的门悄悄的,远远的,望着妈妈。 女儿在家写各种纸条,提醒自己这是爸爸的日记,这是我的名字,反复锻炼着自己。焦虑,烦躁,无奈。 门铃声响起,妈妈被养老院工作人员陪着回家了。 女儿说,妈妈,我生病了。 妈妈笑着抚摸她。 无论多大,有妈妈真好。 90多岁的妈妈,做瑜伽,各种锻炼,只为自己身体更好,可以更长久的陪伴女儿。 每一天妈妈记录着女儿病情的变化。 妈妈情绪崩溃在那一天的滂沱大雨,女儿摔伤对她粗暴动手后,在院子里淋雨的那一刻。崩溃在“你不是我妈妈,我妈妈可漂亮了”的那句话。 从此,你再也记不起我。 女儿“我要做个乖孩子。妈妈,我打你了?我打你了,你也不要和外人说啊”。当着医生的面,犯病的女儿对妈妈无限伪装温柔。 原来父母做人的行为模式和语言模式已经深深影响着孩子。就像小时候,妈妈会告诉我们,我打你了你也不要和外人说啊,家丑不可外扬。 妈妈影子永远烙印在我们的生活里,陪伴一生。 不是我不想写,而是我写不下去,很难沉下心。 太多的情节,每想到一个情节,内心感慨都会很多。 无论我们走多远,妈妈都在。 去表达爱,趁现在。 #妈妈#观后感 #电影故事 #小故事 #纪录 #感想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