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料峭发布时间: 2022-09-27 23:24:05 浏览:8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认识自己(一) 这方面我一直在犯一个错误,就是过于重视别人对我的评价,虽然不怎么在意,但很重视,它主要体现在别人也许只是随口说的评价我都能记下来并时不时想起,并把所有人的说法汇合起来,试图通过这些只言片语更清晰和全面地了解自己。此成因有两点,一是我过于关注自身,然后出于某种原因不太相信自己对自己的定性判断,也许是明显感觉到认识不清,还有受一种“当局者迷”的观念影响;二是我接触的人还比较少,进行过交流的就更少,导致能对为数不多的评价印象深刻。当然还有一个大的“背景”是我还处在认识自己的阶段,有好奇和需要造成的内在驱动。 说它错误是因为在上述情境下我有意识地忽略了两个问题,一是他人看到和了解到的只是我的某一面或者某几面,甚至这些面也不一定能看得“准确”,跟与我的接触程度和时 间等有关,也跟他人自身的阅历和认知等密不可分;二是他人当面说出来的评价也并不一定是真实的心中所想,它受场景和目的等的影响,会有一些社交或情感因素的掺杂。说是“有意识”地忽略是因为这两个问题的存在我一直都知道,只是“选择”把他们的影响看得很小,其实这也是一种“偷懒”。事实上这两点问题其实很重大,一定是不能忽视的,一般情况下他人评价只可做简单参考,甚至很多时候都没有真正地参考价值,大多数人是没有自己了解自己的,偶有伯乐或“高人”另说,但如何遇到并识别还有自己需不需要又是另一个话题了。那么除了他人评价还有什么方式可以认识自己? 第一类是星座、八字算命等通过出生日期和时间来窥探命运的“学问”。延伸出来的有占卜、看面相、看手相等。对此我并未深入了解和研究过,目前通过一些粗略了解知道它存在的问题有二,一是受解读方的影响比较大,不管是人还是系统测算,标准并不统一,特别是由人来算主观性和个人解读特色会更鲜明,哪怕都是学习的同几本书,我们很多时候无法判断对方到底是真有本事还是故弄玄虚;二是大部分结论不精准,描述比较模糊,好像很多事件都可以适用,所以也无法准确验证。而且你无法判断“准”的部分是出于心理暗示或是碰巧如此。我很多时候也会感叹命运的奇妙无常并不时陷入一种“先验”的悲观无力情绪中,但我目前持有的观点还是倾向于不去从天生的角度窥探未来,哪怕一切早已注定。关于星座对于性格等的分析,如果大家形成了共识,套一下以快速分类倒也无妨,只是每个人都不会完全相同,最终的分析还是要落到个人。 第二类是各种测试,包括人格测试、心理测试等,还有智商测试,Soul上分类也多是这种。这类大大小小的测试我也做过不少,比较经典的MBTI我好像是intj,心理测试都是一些小的就记不得了,智商测过瑞文智力测试,有120,有135+。不过测了这些还是觉得对自己认识不够,我觉得它们参考价值不高的原因一是人与人本来就有很多相似之处,这样划分太过笼统;二是做测试题会跟被测试人的精神状态、当时所处的环境、正在经历的事情和心境等相关,提供的信息不准自然结论也不准。 第三类就是自我剖析了。从自身日常的所思和言行去了解自己,通过观察、学习和验证去判断自己哪些想法和做法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并尝试去查看内因和作出调整,当然好与不好的判断离不开自己心中的标准,这套标准的形成也是在逐渐认识自己和世界的过程中慢慢建立。在这个层面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也许并不需要全面描述,但自己想要成为某一方面怎么样的人可以有一个方向。在未调整方向之前一切都围绕着此去展开,这也是我一直提到但却一直没讲清楚的“最终目的”。认识自己因由前面几类方法做辅助,自我剖析为根本。 但究竟为何要认识自己?因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和自己共处,它可为良师益友,亦是永不背叛的伴侣。当然我这种说法好像把“我”看成了两个人,这跟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有无关系,其实有点类似,可是我不知道是我能力和理解力都有限讲不清楚所以觉得不想分清楚还是我是真的认为这个问题不能去讲清楚,也许还没有想到好的方式去划分,结果就是我目前只愿意把自己看成一个整体,不能清晰划分但却能自我感知,感知的这个我也依旧是我。就因为时时刻刻不离分就要认识吗?或者说没有上述“刻意”的行为和做法可以吗?当然也可以,不管你做不做只要你活着就会处在认识自己的进程中,所以目前只能说这是我对抗“虚无”和获得一些快乐的方式,其他人我暂时还管不到。 #每日随想 #自省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