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望舒(万一有人需要呢)发布时间: 2023-02-24 11:53:31 浏览:11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心理学:如何快速读懂别人的内心。 了解了性格是怎么回事,就能快速读懂别人的内心。熟读心理学理论,并运用了心理学理论在现实生活或者工作中不断实践,通过实践完成对理论的认识和再认识,不断总结、修正与感悟,不自觉中就会拥有识人的本领,而且能快速读懂别人的内心。 要想掌握这个秘诀,就需要先了解性格是怎么一回事。精神分析鼻祖弗洛伊德的童年决定论中讲到,人格受成长环境和教养模式的影响,基本会在6岁前定型。 现代心理学对性格有一个特别的定义:“性格就是一种内在的关系模式。” 这句话完整的说法就是:“性格浓缩着我们童年的一切人际关系,主要是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模式,但同时也有我们与兄弟姐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及其他人抑或动物之间的关系模式。” 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 因为人的性格基本在3岁前成型,6岁前定型,而这段时间,多是与自己的父母或重要抚养他人共同生活,所以他们的教养模式对人格的形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生命的早期,婴儿对世界的认识多是中性,不好不坏的。随着父母及重要抚养他人的细心照顾与关爱,进而感受到自己和世界的美好,从而在心中内化出自我很受欢迎和有价值感的信念。 反之,婴儿会认为自己不被喜欢,不受欢迎,更不被接纳。这就是婴儿最初的人际关系模式内化的原型。 著名的家庭系统治疗大师萨提亚女士提到:“家庭的互动模式和价值观具有代际传递的特性。”比如:情感反应模式的代代相传、暴力的代际传递、教养方式的代际传递、婚姻模式的代际传递等。 所以,不管心理学的哪个流派,都在强调:原生家庭的教养模式对一个人性格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自然,不同的教养模式,给孩子内心播下的情感种子就会千差万别。于是,形形色色的关系模式就被深深扎根心底。 成年后,当我们与别人建立人际关系时,这种内在的关系模式就会展现在我们和别人的外部人际关系中。 比如说:自信,通常的理解是自己相信自己,然而,从逻辑学的角度讲:根本不存在 A 相信 A 的事情,存在的只能是 A 相信 B 。所以对自信真正的解读,只能是“内在的一部分相信另外一部分。” 运用心理学的形象说法就是:“内在小孩与内在父母彼此信任的关系模式。” 用现代心理学的概念讲就是:“内在小孩对获得内在父母的爱充满信心。” 所谓内在父母,即生命早期,父母或重要抚养他人的形象在幼儿心中留下的印记。 所谓内在小孩,即生命早期,作为幼儿被抚 养时的情感体验在孩童心中留下的印记。 从弗洛伊德的童年决定论中就可以明白,决 定一个人性格的关键因素就是“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模式。” 这就是为什么“父母是我们最大的命运”。 童年早期,孩子极其弱小,父母的关爱与陪伴就是生的希望,忽视和敌意,就是彻底的死亡与生命崩解。所以,幼儿早期对自我的认识,即性格的雏形,必须通过父母的反馈来形成。 当父母对婴儿的需求给予积极反馈时,随着频率的增加,婴儿内心自然内化出美好、安全、自信和价值感。反之,黑暗、怀疑、敌意和虚弱就会成为人格的主要呈现。长大后,就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这种信念通过行为展现到外部的人际关系中。 所以,当我们想认识一个人的内心时,就可以通过反推,看他想与别人建立怎样的外部人际关系模式,就能知道他的内在关系模 式。 比如: 一个老板的身边围绕的全是窝囊废样的员工,那么,说明这个老板就想构建一个这样的“我行,你们都是垃圾”的外部人际关系。 恰恰是因为他的内心有一个“内在父母行,内在小孩不行”的模板,所以才会在外部世界得以外化。 因此,可以推断,这个老板的童年多在父母的严厉管教中度过,没有思想的自由,事事要听从父母。 于是,在这种环境下,形成“父母对,自己错”的内在关系模式就会水到渠成。 当我们真正认识到了这点后,很自然地就会发现人际关系的奥秘了。 #有趣的心理学 #每天一点心理学 #心理学 #性格 #应用心理学 #心理学与生活



评论:
与自己做朋友: 如果童年有很多不太正面的东西,是不是可以,后天通过把自己抛出去,多与外界互动,学习和工作,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调整和优化?渐渐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如果都是童年决定论,我觉得好无能为力,宿命一般的。那几乎没有青春和童年的人,怎么活下半辈子?
小石潭记(抄作业选手): 婴儿极其弱小,生完孩子的女人极其脆弱,好多产妇会有产后抑郁症的风险(我真的看了太多这方面的知识和视频) 所以要找一个比较有钱(有保姆帮忙)有爱(有人看到自己脆弱)的男人生娃,非常有必要。 丈夫作为妻子坚实的外壳,妻子作为孩子的外壳。这样才会有良性发展的可能。 不要让一个女人既要承担丈夫又要承担小孩,自己就没有存在的空间,这就太可怕啦。
作者: 你这逻辑…[捂脸哭]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