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群里我看到有的朋友,一支毛笔能用好几年,真心羡慕。
我目前在用的毛笔,使用时间大约4个月,目前出现分叉的现象,但我依然在用。
这支笔是多年前我去宣城时买的一批毛笔中的最后一支,那次我买了8支,有一支放在家里,这一只就放在工作室。这么说来,我用笔太费了。
我写字对于毛笔的要求比较挑剔,这些年来已经习惯使用的毛笔,就是南昌一个老爷子制作的毛笔,包括小楷笔一直都是由这老爷子订制。其他的再也没用过。当然纸也重要。
基本上我每天使用毛笔的时间大概2小时,照理说,爱惜点用,一支笔应该可以用到一年,但我做不到,有点糟蹋了。
有一种说法,善书者不择笔。我显然不是善书者,因为我择笔。据说欧阳询就不择笔,而褚遂良是择的,可褚遂良当然是善书者,所以,这说法也因人而异吧。
宋人对于毛笔益发讲究起来,宣城的毛笔最受欢迎。苏轼喜欢用的是宣城诸葛笔,他获得一批诸葛笔后,还分送朋友。宣笔至今仍很有名,但我就用不习惯泾县宣笔厂的长锋羊毫。
在苏轼长期的贬谪生涯中,他显然不能经常获得得心应手的毛笔,但每个时期苏轼都有书法作品流传至今,说明他真是个善书者。黄庭坚贬宜州后,找不到好的毛笔,他常用鸡毛笔。现在不知道有没有鸡毛笔,我没用过,但想来是极为软的,难以书字。
笔是有生命的,用惯了的一支笔,经历了与主人妥协到协调的过程,它的性格变得与主人的高度一致。我是这么理解的。
叨叨完了,最近花了点血本,新入手了一批古书,配点书签还真是有点意思。








